溫庭筠《蓮浦謠》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蓮浦謠》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蓮浦謠》原文
《蓮浦謠》
溫庭筠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
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蓮浦謠》譯文
每劃一下槳時就發(fā)出軋軋的輕響,船下小溪水波蕩漾。吳苑東邊那荒蕪的綠野上,煙霧漫地而起。
水流清澈見底,美麗的蓮花和嬌媚的人臉兩兩相對,水平如鏡,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紅的臉。
在那岸邊的大堤上騎著白馬手持金鞭的少年啊,太陽即將西下已近黃昏,西江可是風浪很大的呀。
看那片荷葉上沾著一滴露珠,就好似驪珠一樣,雖然這露珠不是真圓,但它也在那里搖擺晃蕩著。
《蓮浦謠》的注釋
蓮浦:種有蓮花的水口。
鳴橈(ráo):謂開船。唐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峽》詩:“無數(shù)涪江筏,鳴橈總發(fā)時。”仇兆鰲注:“橈,短棹也。”軋(yà)軋:象聲詞。溶溶:水流盛大貌。
廢綠:荒蕪的綠野。平煙:謂漫地而起的煙霧。吳苑:即長洲苑,吳王之苑。
兩相向:指女子和水中蓮花兩相對。
鏡:指清澈的水面。
金鞭:一作“金鞍”。
西江:唐人多稱長江中下游為西江。此指南京市西的一段長江。
驪(lí)珠: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肚f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搖蕩:搖擺晃蕩。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雖只八句,而且只限于粉沫蓮女在搖船這一簡單的情節(jié)上,然而由于詩人巧妙地融情入景,遂使這短短的八句詩,卻寫出了感時、傷己、懷人、惜志等多層意思,沉郁含蓄,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蓮浦謠》
溫庭筠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
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蓮浦謠》譯文
每劃一下槳時就發(fā)出軋軋的輕響,船下小溪水波蕩漾。吳苑東邊那荒蕪的綠野上,煙霧漫地而起。
水流清澈見底,美麗的蓮花和嬌媚的人臉兩兩相對,水平如鏡,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紅的臉。
在那岸邊的大堤上騎著白馬手持金鞭的少年啊,太陽即將西下已近黃昏,西江可是風浪很大的呀。
看那片荷葉上沾著一滴露珠,就好似驪珠一樣,雖然這露珠不是真圓,但它也在那里搖擺晃蕩著。
《蓮浦謠》的注釋
蓮浦:種有蓮花的水口。
鳴橈(ráo):謂開船。唐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峽》詩:“無數(shù)涪江筏,鳴橈總發(fā)時。”仇兆鰲注:“橈,短棹也。”軋(yà)軋:象聲詞。溶溶:水流盛大貌。
廢綠:荒蕪的綠野。平煙:謂漫地而起的煙霧。吳苑:即長洲苑,吳王之苑。
兩相向:指女子和水中蓮花兩相對。
鏡:指清澈的水面。
金鞭:一作“金鞍”。
西江:唐人多稱長江中下游為西江。此指南京市西的一段長江。
驪(lí)珠: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肚f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搖蕩:搖擺晃蕩。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雖只八句,而且只限于粉沫蓮女在搖船這一簡單的情節(jié)上,然而由于詩人巧妙地融情入景,遂使這短短的八句詩,卻寫出了感時、傷己、懷人、惜志等多層意思,沉郁含蓄,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蔡伸《長相思·村姑兒》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