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念奴嬌·驛中別友人》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文天祥《念奴嬌·驛中別友人》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原文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
文天祥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照J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譯文
面對水天相連的長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幫忙,竟讓元軍打敗了我們。春天來了,杜鵑鳥在哀啼,夕陽斜照著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軍摧毀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們的婦女和珍貴文物被敵人擄掠一空,連我自己也當了俘虜,真不知道靠誰才能報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寶劍,它還以為我是個豪杰呢。
回想不久以前,為了抗擊元軍,我曾經(jīng)擺脫敵人嚴密的監(jiān)視坐了小船,經(jīng)過海路,到南方舉起抗元的大旗。雖然后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地同敵人斗爭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想著,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么寂靜,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著我啊。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的注釋
金人:謂魏明帝遷銅人、承露盤等漢時舊物,銅人潸然淚下之事。
堂堂劍氣:指靈劍奇氣,上沖斗牛,得水化龍事。
斗牛:二十八宿之斗、牛二宿也。斗音抖,南斗,非北斗七星之謂也。
睨柱吞嬴:謂戰(zhàn)國藺相如使秦完璧歸趙故事。
回旗走懿:謂諸葛亮遺計嚇退司馬懿事。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善于運用典故,言簡意深。上闕表達了國破家亡的悲憤,恨自己未能殺敵立功;下闕寫要學習古代英雄,堅持斗爭到底,與友人共勉。表達了戰(zhàn)事失敗后的悲憤,也表達了作者堅決的斗志。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孫,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安(今江西縣名)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寶佑四年)考取進士第一名。歷任湖南提刑,知贛州。1275年(恭帝德佑元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臨安危急,奉命至元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扣留,后冒險脫逃,擁立益王趙昰,至福建募集將士,進兵江西,恢復州縣多處。后兵敗被俘至元大都,終以不屈被害。封信國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勸學》”的原文翻譯
2、“王維《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譯
3、“李白《司馬將軍歌》”的原文翻譯
4、“高適《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灞岸》”的原文翻譯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
文天祥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照J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譯文
面對水天相連的長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幫忙,竟讓元軍打敗了我們。春天來了,杜鵑鳥在哀啼,夕陽斜照著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軍摧毀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們的婦女和珍貴文物被敵人擄掠一空,連我自己也當了俘虜,真不知道靠誰才能報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寶劍,它還以為我是個豪杰呢。
回想不久以前,為了抗擊元軍,我曾經(jīng)擺脫敵人嚴密的監(jiān)視坐了小船,經(jīng)過海路,到南方舉起抗元的大旗。雖然后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地同敵人斗爭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想著,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么寂靜,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著我啊。
《念奴嬌·驛中別友人》的注釋
金人:謂魏明帝遷銅人、承露盤等漢時舊物,銅人潸然淚下之事。
堂堂劍氣:指靈劍奇氣,上沖斗牛,得水化龍事。
斗牛:二十八宿之斗、牛二宿也。斗音抖,南斗,非北斗七星之謂也。
睨柱吞嬴:謂戰(zhàn)國藺相如使秦完璧歸趙故事。
回旗走懿:謂諸葛亮遺計嚇退司馬懿事。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善于運用典故,言簡意深。上闕表達了國破家亡的悲憤,恨自己未能殺敵立功;下闕寫要學習古代英雄,堅持斗爭到底,與友人共勉。表達了戰(zhàn)事失敗后的悲憤,也表達了作者堅決的斗志。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孫,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安(今江西縣名)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寶佑四年)考取進士第一名。歷任湖南提刑,知贛州。1275年(恭帝德佑元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臨安危急,奉命至元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扣留,后冒險脫逃,擁立益王趙昰,至福建募集將士,進兵江西,恢復州縣多處。后兵敗被俘至元大都,終以不屈被害。封信國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勸學》”的原文翻譯
2、“王維《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譯
3、“李白《司馬將軍歌》”的原文翻譯
4、“高適《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灞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