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杜陵叟》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杜陵叟》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陵叟》原文
《杜陵叟》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xiāng)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杜陵叟》譯文
杜陵老頭居住在杜陵,每年種了貧瘠的田地一頃多。
三月份沒有雨刮著旱風,麥苗不開花不多枯黃死。
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沒熟都已經(jīng)干枯。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報告真相,急迫收租、兇暴征稅以求通過考核得獎賞。
典當桑園、出賣田地來繳納官府規(guī)定的租稅,明年的衣食將怎么辦?
剝?nèi)ノ覀兩砩系囊路?,奪掉我們口中的糧食。
虐害人傷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鉤、牙齒象鋸一樣地吃人肉!
不知什么人報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憐憫、了解人們的困苦。
白麻紙上書寫著施恩布德的詔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稅。
昨天里長才到門口來,手里拿著公文張貼在鄉(xiāng)村中。
十家繳納的租稅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們君王免除租稅的恩惠。
《杜陵叟》的注釋
叟:年老的男人。
薄田:貧瘠的田地。
考課:古代指考查政績。
帛:絲織品。
粟:小米,也泛指谷類。
惻隱:見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
弊:衰落;疲憊。
京畿(jī):國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轄地區(qū)。
里胥:古代指地方上的一里之長,負責管理事務。
方:才,剛剛。
牒(dié):文書。
蠲(juān):除去,免除。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可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分寫了兩個使農(nóng)民的生活受苦受難的直接原因,一個是上天的自然災害,另一個則是人為的災禍;后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與腐敗,橫征暴斂,巧取豪奪,是全詩的深刻之處。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偓《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的原文翻譯
2、“孫道絢《南鄉(xiāng)子·春閨》”的原文翻譯
3、“龔翔麟《菩薩蠻·題畫》”的原文翻譯
4、“王之道《如夢令·一晌凝情無語》”的原文翻譯
5、“王國維《點絳唇·厚地高天》”的原文翻譯

《杜陵叟》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xiāng)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杜陵叟》譯文
杜陵老頭居住在杜陵,每年種了貧瘠的田地一頃多。
三月份沒有雨刮著旱風,麥苗不開花不多枯黃死。
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沒熟都已經(jīng)干枯。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報告真相,急迫收租、兇暴征稅以求通過考核得獎賞。
典當桑園、出賣田地來繳納官府規(guī)定的租稅,明年的衣食將怎么辦?
剝?nèi)ノ覀兩砩系囊路?,奪掉我們口中的糧食。
虐害人傷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鉤、牙齒象鋸一樣地吃人肉!
不知什么人報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憐憫、了解人們的困苦。
白麻紙上書寫著施恩布德的詔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稅。
昨天里長才到門口來,手里拿著公文張貼在鄉(xiāng)村中。
十家繳納的租稅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們君王免除租稅的恩惠。
《杜陵叟》的注釋
叟:年老的男人。
薄田:貧瘠的田地。
考課:古代指考查政績。
帛:絲織品。
粟:小米,也泛指谷類。
惻隱:見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
弊:衰落;疲憊。
京畿(jī):國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轄地區(qū)。
里胥:古代指地方上的一里之長,負責管理事務。
方:才,剛剛。
牒(dié):文書。
蠲(juān):除去,免除。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可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分寫了兩個使農(nóng)民的生活受苦受難的直接原因,一個是上天的自然災害,另一個則是人為的災禍;后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與腐敗,橫征暴斂,巧取豪奪,是全詩的深刻之處。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偓《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的原文翻譯
2、“孫道絢《南鄉(xiāng)子·春閨》”的原文翻譯
3、“龔翔麟《菩薩蠻·題畫》”的原文翻譯
4、“王之道《如夢令·一晌凝情無語》”的原文翻譯
5、“王國維《點絳唇·厚地高天》”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商隱《杜工部蜀中離席》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