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酒泉子·日映紗窗》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酒泉子·日映紗窗》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酒泉子·日映紗窗》原文
《酒泉子·日映紗窗》
溫庭筠
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xiāng)春,煙靄隔,背蘭釭。
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云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飛。
《酒泉子·日映紗窗》譯文
曙光照射入碧紗窗里,把香爐畫屏映綠。蘭燈初滅的時候,縹緲著裊裊的煙絮,繚繞著我的思愁,撥動著我對故鄉(xiāng)春色的回憶。
昨日的宿妝里,還殘留著昨天的愁緒。倚著高閣眺望,幾片薄云漂浮在天際,草綠的時候春花已凋落,成雙的燕子飛來又飛去。
《酒泉子·日映紗窗》的注釋
酒泉子: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督饖Y集》入“高平調(diào)”。一般以溫庭筠體為正格。全詞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金鴨:即香爐。古時燃香之爐,常常涂金為狻猊、麒麟、鳧鴨等形狀,里面中空,香從口出,因以動物形狀名爐。
煙靄(ǎi):云氣,這里指室內(nèi)的煙霧。背:這里有閉滅之意。蘭釭(gāng),焚蘭香膏油的燈,即所謂“蘭燈”“香燈”。膏,油脂。古時在燃料中滲以香料,焚時有香氣噴出。
宿妝:隔夜的舊妝。
雙飛:一作“雙雙”。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寫女子春日懷鄉(xiāng)之情。上片描繪室內(nèi)之景。起拍二句寫晨光透過窗紗,照著室內(nèi)的香爐和屏風(fēng)上并碧山。這是清曉時分典型的香閨景致。“碧”字用于句末,分量特重,其意脈與下句“故鄉(xiāng)春”相連,由屏山碧翠,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的山水也是一派春色,非常自然。懷鄉(xiāng)之情,自在其中。緊接著由對屏風(fēng)的描摹,順勢交代女子滋生出對于自己故鄉(xiāng)春景的思戀;然而煙靄遠(yuǎn)隔,歸途渺遠(yuǎn),只能令人徒增怨嘆。“煙藹”二句接“金鴨”而寫,蘭燈已滅,室內(nèi)的香煙還彌漫著,眼前如霧如靄,營造出一種迷茫的愁思境界,鄉(xiāng)思蒙上了一層愁的陰影。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常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臨江仙·柳絮》”的原文翻譯
2、“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原文翻譯
3、“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春日野行》”的原文翻譯
5、“韋應(yīng)物《春游南亭》”的原文翻譯

《酒泉子·日映紗窗》
溫庭筠
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xiāng)春,煙靄隔,背蘭釭。
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云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飛。
《酒泉子·日映紗窗》譯文
曙光照射入碧紗窗里,把香爐畫屏映綠。蘭燈初滅的時候,縹緲著裊裊的煙絮,繚繞著我的思愁,撥動著我對故鄉(xiāng)春色的回憶。
昨日的宿妝里,還殘留著昨天的愁緒。倚著高閣眺望,幾片薄云漂浮在天際,草綠的時候春花已凋落,成雙的燕子飛來又飛去。
《酒泉子·日映紗窗》的注釋
酒泉子: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督饖Y集》入“高平調(diào)”。一般以溫庭筠體為正格。全詞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金鴨:即香爐。古時燃香之爐,常常涂金為狻猊、麒麟、鳧鴨等形狀,里面中空,香從口出,因以動物形狀名爐。
煙靄(ǎi):云氣,這里指室內(nèi)的煙霧。背:這里有閉滅之意。蘭釭(gāng),焚蘭香膏油的燈,即所謂“蘭燈”“香燈”。膏,油脂。古時在燃料中滲以香料,焚時有香氣噴出。
宿妝:隔夜的舊妝。
雙飛:一作“雙雙”。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寫女子春日懷鄉(xiāng)之情。上片描繪室內(nèi)之景。起拍二句寫晨光透過窗紗,照著室內(nèi)的香爐和屏風(fēng)上并碧山。這是清曉時分典型的香閨景致。“碧”字用于句末,分量特重,其意脈與下句“故鄉(xiāng)春”相連,由屏山碧翠,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的山水也是一派春色,非常自然。懷鄉(xiāng)之情,自在其中。緊接著由對屏風(fēng)的描摹,順勢交代女子滋生出對于自己故鄉(xiāng)春景的思戀;然而煙靄遠(yuǎn)隔,歸途渺遠(yuǎn),只能令人徒增怨嘆。“煙藹”二句接“金鴨”而寫,蘭燈已滅,室內(nèi)的香煙還彌漫著,眼前如霧如靄,營造出一種迷茫的愁思境界,鄉(xiāng)思蒙上了一層愁的陰影。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常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臨江仙·柳絮》”的原文翻譯
2、“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原文翻譯
3、“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春日野行》”的原文翻譯
5、“韋應(yīng)物《春游南亭》”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納蘭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原文及翻譯注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