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臘日》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杜甫《臘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臘日》原文
《臘日》
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臘日》譯文
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今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
山陵間的雪都已消融露出了嫩綠的萱草,透過爛漫的春光,纖細的柳枝隨風(fēng)起舞。
想要在這良宵夜縱酒狂飲,一醉方休,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
皇帝召近臣晚入于內(nèi)殿,賜食,加口脂臘脂,感念皇帝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臘日》的注釋
遙:遙遠。
紫宸朝:宣政殿北曰紫宸門,內(nèi)有紫宸殿,即內(nèi)衙之正殿。
翠管:碧玉鏤雕的管狀盛器。
銀罌:指銀質(zhì)或銀飾的貯器。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生查子·秋社》”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雨后秋涼》”的原文翻譯
3、“杜牧《秋霽寄遠》”的原文翻譯
4、“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清平樂·凄凄切切》”的原文翻譯

《臘日》
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臘日》譯文
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今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
山陵間的雪都已消融露出了嫩綠的萱草,透過爛漫的春光,纖細的柳枝隨風(fēng)起舞。
想要在這良宵夜縱酒狂飲,一醉方休,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
皇帝召近臣晚入于內(nèi)殿,賜食,加口脂臘脂,感念皇帝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臘日》的注釋
遙:遙遠。
紫宸朝:宣政殿北曰紫宸門,內(nèi)有紫宸殿,即內(nèi)衙之正殿。
翠管:碧玉鏤雕的管狀盛器。
銀罌:指銀質(zhì)或銀飾的貯器。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生查子·秋社》”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雨后秋涼》”的原文翻譯
3、“杜牧《秋霽寄遠》”的原文翻譯
4、“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清平樂·凄凄切切》”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