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冬晴》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陸游《冬晴》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晴》原文
《冬晴》
陸游
吳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時。
丹楓未辭林,黃菊猶殘枝。
鳴雁過長空,纖鱗泳清池。
氣和未重裘,臨水照須眉。
悠然據(jù)石坐,亦復出門嬉。
野老荷鉏至,一笑成幽期。
《冬晴》譯文
吳中地區(qū)霜雪來得比較晚,初冬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jié)。
樹上的楓葉還未落完,殘敗的菊花也還沒有全部凋謝。
時時有大雁鳴叫著飛過天空,清池里的魚兒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此時氣候溫和,不需要穿上厚毛皮衣,對著水面我就可以整理容顏。
在這睛朗的冬日里,我悠然自在的坐在石頭上,有時也會外出游玩。
偶爾會碰到荷鋤歸來的老農(nóng),我們相逢一笑,已然明了這種隱逸生活的真意。
《冬晴》的注釋
佳時:美好的時光;良辰。
丹楓:經(jīng)霜泛紅的楓葉。
重裘:厚毛皮衣。
荷鉏:用一側(cè)肩膀扛著鋤頭,一般是農(nóng)夫攜帶鋤頭下地務(wù)農(nóng)或者務(wù)農(nóng)歸來的常用姿勢。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生查子·秋社》”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雨后秋涼》”的原文翻譯
3、“杜牧《秋霽寄遠》”的原文翻譯
4、“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清平樂·凄凄切切》”的原文翻譯

《冬晴》
陸游
吳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時。
丹楓未辭林,黃菊猶殘枝。
鳴雁過長空,纖鱗泳清池。
氣和未重裘,臨水照須眉。
悠然據(jù)石坐,亦復出門嬉。
野老荷鉏至,一笑成幽期。
《冬晴》譯文
吳中地區(qū)霜雪來得比較晚,初冬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jié)。
樹上的楓葉還未落完,殘敗的菊花也還沒有全部凋謝。
時時有大雁鳴叫著飛過天空,清池里的魚兒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此時氣候溫和,不需要穿上厚毛皮衣,對著水面我就可以整理容顏。
在這睛朗的冬日里,我悠然自在的坐在石頭上,有時也會外出游玩。
偶爾會碰到荷鋤歸來的老農(nóng),我們相逢一笑,已然明了這種隱逸生活的真意。
《冬晴》的注釋
佳時:美好的時光;良辰。
丹楓:經(jīng)霜泛紅的楓葉。
重裘:厚毛皮衣。
荷鉏:用一側(cè)肩膀扛著鋤頭,一般是農(nóng)夫攜帶鋤頭下地務(wù)農(nóng)或者務(wù)農(nóng)歸來的常用姿勢。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生查子·秋社》”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雨后秋涼》”的原文翻譯
3、“杜牧《秋霽寄遠》”的原文翻譯
4、“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清平樂·凄凄切切》”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王維《冬日游覽》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