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鳳吹笙曲》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白《鳳吹笙曲》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鳳吹笙曲》原文
《鳳吹笙曲》
李白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始聞煉氣餐金液,復(fù)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里,鳳笙去去無窮已。
欲嘆離聲發(fā)絳唇,更嗟別調(diào)流纖指。
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云。
綠云紫氣向函關(guān),訪道應(yīng)尋緱氏山。
莫學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
《鳳吹笙曲》譯文
仙人十五歲就愛吹笙,笙響如同昆丘的彩鳳鳴叫。
也聽說你會煉氣餐金液,現(xiàn)如今又傳說你馬上要上長安朝拜皇上。
玉京長安有迢迢幾千里路之遙,鳳笙一去,何時能回?怕是難以再見。
絳唇一啟,便是嘆息,嘆息你的離去,纖指一舉,便奏出凄涼的離別琴調(diào),充滿惋惜。
此時惜別,那堪聽聞離別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見此分別之顏。
不如來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聲響綠云。
綠云和著紫氣一起飛向函谷關(guān),尋仙訪道應(yīng)去河南的緱氏山。
你可別學那個很會吹笙的王子晉,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還,我還想見你呢!
《鳳吹笙曲》的注釋
仙人:本謂王子喬,即周靈王太子晉
煉氣,通過調(diào)息、行氣等方法鍛煉自身內(nèi)在的精氣。玉京,道家所謂天庭。”此代指唐之京都長安。二句所謂:開始聞?wù)f你在蒙山煉氣功、服丹液,現(xiàn)如今在你又說要朝赴長安。
鳳笙:喻指所送之人元丹丘。
詎堪聞:猶豈可聞或不可聞的意思。
此地:此指送別之地,喻指治城瑕丘。未忍分:即不忍分別。
重吟真曲和清吹:重吟,謂再行吟唱或歌吟。清吹,此指清越的管樂,如笙、笛、蕭之類。
綠云,《漢語大詞典》一解:“綠色的云彩。多形容繚繞仙人之瑞云。紫氣,星名,即紫氣星,又名景星。追隨木星在東方青龍位處,為祥瑞吉慶之星,故有“紫氣東來”之美號。函關(guān),即函谷關(guān)。故址在今河南靈寶縣南。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鳳吹笙曲》
李白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始聞煉氣餐金液,復(fù)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里,鳳笙去去無窮已。
欲嘆離聲發(fā)絳唇,更嗟別調(diào)流纖指。
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云。
綠云紫氣向函關(guān),訪道應(yīng)尋緱氏山。
莫學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
《鳳吹笙曲》譯文
仙人十五歲就愛吹笙,笙響如同昆丘的彩鳳鳴叫。
也聽說你會煉氣餐金液,現(xiàn)如今又傳說你馬上要上長安朝拜皇上。
玉京長安有迢迢幾千里路之遙,鳳笙一去,何時能回?怕是難以再見。
絳唇一啟,便是嘆息,嘆息你的離去,纖指一舉,便奏出凄涼的離別琴調(diào),充滿惋惜。
此時惜別,那堪聽聞離別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見此分別之顏。
不如來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聲響綠云。
綠云和著紫氣一起飛向函谷關(guān),尋仙訪道應(yīng)去河南的緱氏山。
你可別學那個很會吹笙的王子晉,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還,我還想見你呢!
《鳳吹笙曲》的注釋
仙人:本謂王子喬,即周靈王太子晉
煉氣,通過調(diào)息、行氣等方法鍛煉自身內(nèi)在的精氣。玉京,道家所謂天庭。”此代指唐之京都長安。二句所謂:開始聞?wù)f你在蒙山煉氣功、服丹液,現(xiàn)如今在你又說要朝赴長安。
鳳笙:喻指所送之人元丹丘。
詎堪聞:猶豈可聞或不可聞的意思。
此地:此指送別之地,喻指治城瑕丘。未忍分:即不忍分別。
重吟真曲和清吹:重吟,謂再行吟唱或歌吟。清吹,此指清越的管樂,如笙、笛、蕭之類。
綠云,《漢語大詞典》一解:“綠色的云彩。多形容繚繞仙人之瑞云。紫氣,星名,即紫氣星,又名景星。追隨木星在東方青龍位處,為祥瑞吉慶之星,故有“紫氣東來”之美號。函關(guān),即函谷關(guān)。故址在今河南靈寶縣南。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白居易《送客歸京》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