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贈錢征君少陽》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白《贈錢征君少陽》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贈錢征君少陽》原文
《贈錢征君少陽》
李白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贈錢征君少陽》譯文
舉起白玉杯痛飲美酒,在這綠楊飄垂的三月之時。
春風還能吹拂幾日,您我兩鬢各已斑白。
秉燭夜游唯須飲酒,此時投竿垂釣也許未遲。
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獵,我也可以成為帝王之師。
《贈錢征君少陽》的注釋
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職的隱士為征士,君為尊稱。
三月時:指暮春。
秉燭:以蠟燭照明。
投竿:釣魚。姜太公未遇時,在渭水上垂釣,遇文王出獵,被聘為師。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據(jù)考證,這時錢少陽已八十余歲,所以用呂尚的典故。呂尚,姜姓,呂氏,名望,一說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師(武官名),也稱師尚父。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于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有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之說。呂尚釣于渭水上游的磻溪,適逢周文王前來打獵,遂同車而歸,立為師。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臨江仙·柳絮》”的原文翻譯
2、“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原文翻譯
3、“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春日野行》”的原文翻譯
5、“韋應物《春游南亭》”的原文翻譯

《贈錢征君少陽》
李白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贈錢征君少陽》譯文
舉起白玉杯痛飲美酒,在這綠楊飄垂的三月之時。
春風還能吹拂幾日,您我兩鬢各已斑白。
秉燭夜游唯須飲酒,此時投竿垂釣也許未遲。
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獵,我也可以成為帝王之師。
《贈錢征君少陽》的注釋
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職的隱士為征士,君為尊稱。
三月時:指暮春。
秉燭:以蠟燭照明。
投竿:釣魚。姜太公未遇時,在渭水上垂釣,遇文王出獵,被聘為師。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據(jù)考證,這時錢少陽已八十余歲,所以用呂尚的典故。呂尚,姜姓,呂氏,名望,一說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師(武官名),也稱師尚父。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于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有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之說。呂尚釣于渭水上游的磻溪,適逢周文王前來打獵,遂同車而歸,立為師。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臨江仙·柳絮》”的原文翻譯
2、“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原文翻譯
3、“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春日野行》”的原文翻譯
5、“韋應物《春游南亭》”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溫庭筠《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原文及翻譯注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