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愔《詠黃鶯兒》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鄭愔《詠黃鶯兒》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黃鶯兒》原文
《詠黃鶯兒》
鄭愔
欲轉(zhuǎn)聲猶澀,將飛羽未調(diào)。
高風(fēng)不借便,何處得遷喬。
《詠黃鶯兒》的注釋
澀(sè)1.不光滑,不滑溜:輪軸發(fā)——。2.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滋味:苦——。這個柿子很——。3.文字難讀難懂,不流暢
高風(fēng)(ɡāo fēnɡ) 1.強勁的風(fēng)。2.指遭受強風(fēng)。3.指秋風(fēng)。4.高尚的風(fēng)操。5.高雅的藝術(shù)風(fēng)格。6.美善的風(fēng)教、政績。
簡短詩意賞析
鄭愔這一首有名的五絕,其妙處在于,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詠黃鶯兒的藝術(shù)概括。他通過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jīng)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jié)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fù)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鄭愔(?- 710)唐詩人。字文靖,河北滄縣(屬滄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歲舉進士。武后時,張易之兄弟薦為殿中侍御史,張易之下臺后,被貶為宣州司戶。唐中宗時,任中書舍人,太常少卿,與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稱“崔、冉、鄭,辭書時政。”唐初流行《桑條歌》,其詞有“桑條韋也”之句;明韋后妄圖篡位,以《桑條歌》為其“受命”這證。愔迎合韋后之意,作《桑條樂詞》十首進獻,擢升史部侍郎。景龍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貪贓貶為江州司馬。翌年色結(jié)譙王李重福陰謀叛亂,預(yù)推重福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敗邙,被誅。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譯
2、“杜甫《秋雨嘆三首》”的原文翻譯
3、“李賀《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譯
4、“柳永《雪梅香·景蕭索》”的原文翻譯
5、“蔣捷《聲聲慢·秋聲》”的原文翻譯

《詠黃鶯兒》
鄭愔
欲轉(zhuǎn)聲猶澀,將飛羽未調(diào)。
高風(fēng)不借便,何處得遷喬。
《詠黃鶯兒》的注釋
澀(sè)1.不光滑,不滑溜:輪軸發(fā)——。2.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滋味:苦——。這個柿子很——。3.文字難讀難懂,不流暢
高風(fēng)(ɡāo fēnɡ) 1.強勁的風(fēng)。2.指遭受強風(fēng)。3.指秋風(fēng)。4.高尚的風(fēng)操。5.高雅的藝術(shù)風(fēng)格。6.美善的風(fēng)教、政績。
簡短詩意賞析
鄭愔這一首有名的五絕,其妙處在于,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詠黃鶯兒的藝術(shù)概括。他通過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jīng)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jié)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fù)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鄭愔(?- 710)唐詩人。字文靖,河北滄縣(屬滄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歲舉進士。武后時,張易之兄弟薦為殿中侍御史,張易之下臺后,被貶為宣州司戶。唐中宗時,任中書舍人,太常少卿,與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稱“崔、冉、鄭,辭書時政。”唐初流行《桑條歌》,其詞有“桑條韋也”之句;明韋后妄圖篡位,以《桑條歌》為其“受命”這證。愔迎合韋后之意,作《桑條樂詞》十首進獻,擢升史部侍郎。景龍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貪贓貶為江州司馬。翌年色結(jié)譙王李重福陰謀叛亂,預(yù)推重福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敗邙,被誅。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譯
2、“杜甫《秋雨嘆三首》”的原文翻譯
3、“李賀《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譯
4、“柳永《雪梅香·景蕭索》”的原文翻譯
5、“蔣捷《聲聲慢·秋聲》”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王令《紙鳶》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