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原文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陶淵明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
開春理常業(yè),歲功聊可觀。
晨出肆微勤,日入負禾還。(禾 一作:耒 )
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
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
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guān)。
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譯文
人生歸依有常理,衣食本自居首端。誰能棄此不經(jīng)營,便可求得自心安?
初春開始做農(nóng)務,一年收成尚可觀。清晨下地去干活,日落背稻把家還。
居住山中多霜露,季節(jié)未到已先寒。農(nóng)民勞作豈不苦?無法推脫此艱難。
身體確實很疲倦,幸無災禍來糾纏。洗滌歇息房檐下,飲酒開心帶笑顏。
長沮桀溺隱耕志,千年與我息相關(guān)。但愿能得長如此,躬耕田畝自心甘。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的注釋
庚(gēng)戌(xū)歲:指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
有道:有常理。
固:本、原。端:始、首。
孰(shú):何。是:此,指衣食。營:經(jīng)營。
以:憑。自安:自得安樂。
開春:春天開始;進入春天。常業(yè):日常事務,這里指農(nóng)耕。
歲功:一年農(nóng)事的收獲。聊:勉強。聊可觀:勉強可觀。
肆(sì):操作。肆微勤:微施勤勞。
日入:日落。禾:指稻子。一作“耒(lěi)”:耒耜,即農(nóng)具。
饒:多。霜露:霜和露水,兩詞連用常不實指,而比喻艱難困苦的條件。
風氣:氣候。先寒:早寒,冷得早。
弗:不。此難:這種艱難,指耕作。
四體:四肢。
庶(shù):庶幾、大體上。異患:想不到的禍患。干:犯。
盥(guàn)濯(zhuó):洗滌。
襟(jīn)顏:胸襟和面顏。
沮(jǔ)溺(nì):即長沮、桀溺,孔子遇到的“耦而耕”的隱者。借指避世隱士。
乃相關(guān):乃相符合。
長如此:長期這樣。
躬耕:親身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從對務農(nóng)的認識開端,再總提歲功,點出秋獲,接著寫農(nóng)作的辛苦,再轉(zhuǎn)寫避祿就耕的樂之所在,最后表示志耕不渝。全詩夾敘夾議,語言平淡而意蘊深遠,通過對收稻感受的抒寫,表現(xiàn)了作者的躬耕情懷,是頗能體現(xiàn)陶淵明歸隱思想與躬耕實踐的典型詩篇。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雪夜感舊》”的原文翻譯
2、“陳與義《以事走郊外示友》”的原文翻譯
3、“李賀《長平箭頭歌》”的原文翻譯
4、“魚玄機《暮春有感寄友人》”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jié)》”的原文翻譯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陶淵明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
開春理常業(yè),歲功聊可觀。
晨出肆微勤,日入負禾還。(禾 一作:耒 )
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
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
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guān)。
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譯文
人生歸依有常理,衣食本自居首端。誰能棄此不經(jīng)營,便可求得自心安?
初春開始做農(nóng)務,一年收成尚可觀。清晨下地去干活,日落背稻把家還。
居住山中多霜露,季節(jié)未到已先寒。農(nóng)民勞作豈不苦?無法推脫此艱難。
身體確實很疲倦,幸無災禍來糾纏。洗滌歇息房檐下,飲酒開心帶笑顏。
長沮桀溺隱耕志,千年與我息相關(guān)。但愿能得長如此,躬耕田畝自心甘。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的注釋
庚(gēng)戌(xū)歲:指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
有道:有常理。
固:本、原。端:始、首。
孰(shú):何。是:此,指衣食。營:經(jīng)營。
以:憑。自安:自得安樂。
開春:春天開始;進入春天。常業(yè):日常事務,這里指農(nóng)耕。
歲功:一年農(nóng)事的收獲。聊:勉強。聊可觀:勉強可觀。
肆(sì):操作。肆微勤:微施勤勞。
日入:日落。禾:指稻子。一作“耒(lěi)”:耒耜,即農(nóng)具。
饒:多。霜露:霜和露水,兩詞連用常不實指,而比喻艱難困苦的條件。
風氣:氣候。先寒:早寒,冷得早。
弗:不。此難:這種艱難,指耕作。
四體:四肢。
庶(shù):庶幾、大體上。異患:想不到的禍患。干:犯。
盥(guàn)濯(zhuó):洗滌。
襟(jīn)顏:胸襟和面顏。
沮(jǔ)溺(nì):即長沮、桀溺,孔子遇到的“耦而耕”的隱者。借指避世隱士。
乃相關(guān):乃相符合。
長如此:長期這樣。
躬耕:親身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從對務農(nóng)的認識開端,再總提歲功,點出秋獲,接著寫農(nóng)作的辛苦,再轉(zhuǎn)寫避祿就耕的樂之所在,最后表示志耕不渝。全詩夾敘夾議,語言平淡而意蘊深遠,通過對收稻感受的抒寫,表現(xiàn)了作者的躬耕情懷,是頗能體現(xiàn)陶淵明歸隱思想與躬耕實踐的典型詩篇。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雪夜感舊》”的原文翻譯
2、“陳與義《以事走郊外示友》”的原文翻譯
3、“李賀《長平箭頭歌》”的原文翻譯
4、“魚玄機《暮春有感寄友人》”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jié)》”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甄氏《塘上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