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冬夕》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岑參《冬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夕》原文
《冬夕》
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冬夕》譯文
大風夾雜著霜雪猛烈地肆虐在天地之間,泡著熱水或者圍著火爐烤著火,也沒有絲毫暖意。
河海像龍蛇一樣凍得不得伸展,連四季常青的松柏都退去了綠色,顯得消瘦了許多。
《冬夕》的注釋
浩汗:形容盛大繁多。
伸:舒展開。
簡短詩意賞析
文中詩人抒發(fā)的寒冬下觸景生情,主旨就是表達了冷、冬季得嚴寒。若是還有深意,那就只能找下當時的時代環(huán)境了,岑參是唐代邊塞詩人,可能還存有戰(zhàn)士對歸家的向往吧,冬日思鄉(xiāng),更感冷冽。
作者簡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冬夕》
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冬夕》譯文
大風夾雜著霜雪猛烈地肆虐在天地之間,泡著熱水或者圍著火爐烤著火,也沒有絲毫暖意。
河海像龍蛇一樣凍得不得伸展,連四季常青的松柏都退去了綠色,顯得消瘦了許多。
《冬夕》的注釋
浩汗:形容盛大繁多。
伸:舒展開。
簡短詩意賞析
文中詩人抒發(fā)的寒冬下觸景生情,主旨就是表達了冷、冬季得嚴寒。若是還有深意,那就只能找下當時的時代環(huán)境了,岑參是唐代邊塞詩人,可能還存有戰(zhàn)士對歸家的向往吧,冬日思鄉(xiāng),更感冷冽。
作者簡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王勃《寒夜思友三首·其三》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