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白《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原文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
李白
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
觀變窮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綴道論,空簾閉幽情。
騶虞不虛來,鸑鷟有時鳴。
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
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沉冥。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譯文
蜀人嚴(yán)君平棄世不仕,朝廷亦棄嚴(yán)君平任其隱淪。
他潛心鉆研太易以觀變化,探索玄機以化度眾生。
終日研究,過著閉門讀書的閑居生活。
騶虞這樣的仁獸不會在世間平白地出現(xiàn),鳳凰這樣的神鳥有時也會降臨人間鳴叫。
怎知在天河白日之上沒有高懸的我的名姓?
只是那位訪過牽牛的??驮缫巡辉?,現(xiàn)在到哪里去請嚴(yán)君平這樣的高人來測算我的命運和前途呢?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的注釋
君平:嚴(yán)君子,名遵,西漢蜀郡人。
太易:是指陰陽的分化尚未出現(xiàn),廣大無垠的原始虛空,當(dāng)這一階段,沒有光明沒有形象,沒有形狀,也沒有名稱。寂靜無形,這就叫做太易。
騶虞: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仁獸,在傳說中它是一種虎軀猊首,白毛黑紋,尾巴很長的動物。據(jù)說生性仁慈,連青草也不忍心踐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
鸑鷟(yuè zhuó):鳳凰之別名。
天漢:古時指銀河。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fēng)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
李白
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
觀變窮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綴道論,空簾閉幽情。
騶虞不虛來,鸑鷟有時鳴。
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
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沉冥。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譯文
蜀人嚴(yán)君平棄世不仕,朝廷亦棄嚴(yán)君平任其隱淪。
他潛心鉆研太易以觀變化,探索玄機以化度眾生。
終日研究,過著閉門讀書的閑居生活。
騶虞這樣的仁獸不會在世間平白地出現(xiàn),鳳凰這樣的神鳥有時也會降臨人間鳴叫。
怎知在天河白日之上沒有高懸的我的名姓?
只是那位訪過牽牛的??驮缫巡辉?,現(xiàn)在到哪里去請嚴(yán)君平這樣的高人來測算我的命運和前途呢?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三》的注釋
君平:嚴(yán)君子,名遵,西漢蜀郡人。
太易:是指陰陽的分化尚未出現(xiàn),廣大無垠的原始虛空,當(dāng)這一階段,沒有光明沒有形象,沒有形狀,也沒有名稱。寂靜無形,這就叫做太易。
騶虞: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仁獸,在傳說中它是一種虎軀猊首,白毛黑紋,尾巴很長的動物。據(jù)說生性仁慈,連青草也不忍心踐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
鸑鷟(yuè zhuó):鳳凰之別名。
天漢:古時指銀河。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fēng)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范公偁《過庭錄(節(jié)選)》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