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泳《上西平·送陳舍人》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吳泳《上西平·送陳舍人》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西平·送陳舍人》原文
《上西平·送陳舍人》
吳泳
跨征鞍,橫戰(zhàn)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云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
鳳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上西平·送陳舍人》譯文
跨上戰(zhàn)馬,橫持著長矛,赴襄州上任。正值秋天,馳騁戰(zhàn)場。荷花沒有衰敗,笛聲吹動邊界的愁緒。希望你奮發(fā)向上,努力樹立功名。
襄陽的著名人物鳳雛、臥龍早已作古,尸骨已朽;蛟渚、鹿門等遺跡也已色彩暗淡,不以當(dāng)年了,歷史名人像水泡一樣地消逝了。樹立功名,就像在棋局中籌劃高著一樣。不要憑著一條長舌,去博取官爵厚祿。
《上西平·送陳舍人》的注釋
題目中的陳舍人,不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舍人,官名。
橫戰(zhàn)槊(shuò):橫持長矛,指從軍或習(xí)武。
襄州:襄陽,襄陽區(qū)位于鄂西北,地處漢水中游屬南陽盆地邊緣,在今天的湖北。
鳳雛:三國時期龐統(tǒng)的號。“鳳雛”即龐統(tǒng),漢未襄陽人,其叔德公稱之為“鳳雛”,善知人的司馬徽稱他為“南州士之冠冕”。“龍”指諸葛亮,曾在襄陽居住,司馬徽稱之為“臥龍”。“蛟渚”,晉鄧遐斬蛟的地方?!稌x書。鄧遐傳》載:襄陽城北沔水中有蛟,常為人害,鄧遐拔劍入水截蛟數(shù)段。“鹿門”,在今襄樊市東南,唐代詩人孟浩然曾隱居在此。
龍骨:指的是臥龍,即諸葛亮。
鹿門:鹿門山之省稱。在湖北省襄陽縣后漢龐德公攜妻子登鹿門山,采藥不返。后因此用指隱士所居之地。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隱居于此。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作者送友人去襄陽上任的一首詞。上片從正面描繪陳舍人奔赴襄州跨鞍橫槊的英姿,落筆傳神。下片抒寫的乃詞人對朋友的厚望。詞意淋漓痛快,詞鋒振拔,氣雄而調(diào)雅,以跌宕的筆意創(chuàng)造感悟性的詞境。
作者簡介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yīng)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jié)、綜軍務(wù)四事。后進寶章閣學(xué)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文天祥《念奴嬌·驛中別友人》”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定風(fēng)波·山路風(fēng)來草木香》”的原文翻譯
4、“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的原文翻譯
5、“李賀《雁門太守行》”的原文翻譯

《上西平·送陳舍人》
吳泳
跨征鞍,橫戰(zhàn)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云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
鳳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上西平·送陳舍人》譯文
跨上戰(zhàn)馬,橫持著長矛,赴襄州上任。正值秋天,馳騁戰(zhàn)場。荷花沒有衰敗,笛聲吹動邊界的愁緒。希望你奮發(fā)向上,努力樹立功名。
襄陽的著名人物鳳雛、臥龍早已作古,尸骨已朽;蛟渚、鹿門等遺跡也已色彩暗淡,不以當(dāng)年了,歷史名人像水泡一樣地消逝了。樹立功名,就像在棋局中籌劃高著一樣。不要憑著一條長舌,去博取官爵厚祿。
《上西平·送陳舍人》的注釋
題目中的陳舍人,不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舍人,官名。
橫戰(zhàn)槊(shuò):橫持長矛,指從軍或習(xí)武。
襄州:襄陽,襄陽區(qū)位于鄂西北,地處漢水中游屬南陽盆地邊緣,在今天的湖北。
鳳雛:三國時期龐統(tǒng)的號。“鳳雛”即龐統(tǒng),漢未襄陽人,其叔德公稱之為“鳳雛”,善知人的司馬徽稱他為“南州士之冠冕”。“龍”指諸葛亮,曾在襄陽居住,司馬徽稱之為“臥龍”。“蛟渚”,晉鄧遐斬蛟的地方?!稌x書。鄧遐傳》載:襄陽城北沔水中有蛟,常為人害,鄧遐拔劍入水截蛟數(shù)段。“鹿門”,在今襄樊市東南,唐代詩人孟浩然曾隱居在此。
龍骨:指的是臥龍,即諸葛亮。
鹿門:鹿門山之省稱。在湖北省襄陽縣后漢龐德公攜妻子登鹿門山,采藥不返。后因此用指隱士所居之地。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隱居于此。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作者送友人去襄陽上任的一首詞。上片從正面描繪陳舍人奔赴襄州跨鞍橫槊的英姿,落筆傳神。下片抒寫的乃詞人對朋友的厚望。詞意淋漓痛快,詞鋒振拔,氣雄而調(diào)雅,以跌宕的筆意創(chuàng)造感悟性的詞境。
作者簡介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yīng)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jié)、綜軍務(wù)四事。后進寶章閣學(xué)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文天祥《念奴嬌·驛中別友人》”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定風(fēng)波·山路風(fēng)來草木香》”的原文翻譯
4、“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的原文翻譯
5、“李賀《雁門太守行》”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