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淝水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司馬光《淝水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淝水之戰(zhàn)》原文
《淝水之戰(zhàn)》
司馬光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堅下詔大舉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馬昌明為尚書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中;勢還不遠,可先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萬余騎,拜秦州主簿趙盛之為少年都統(tǒng)。是時,朝臣皆不欲堅行,獨慕容垂、姚萇及良家子勸之。陽平公融言于堅曰:“鮮卑、羌虜,我之仇讎,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所陳策畫,何可從也!良家少年皆富饒子弟,不閑軍旅,茍為諂諛之言以會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輕舉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無及也!”堅不聽。
八月,戊午,堅遣陽平公融督張蠔、慕容垂等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以兗州刺史姚萇為龍驤將軍,督益、梁州諸軍事。堅謂萇曰:“昔朕以龍驤建業(yè),未嘗輕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將軍竇沖曰:“王者無戲言,此不祥之征也!”堅默然。
慕容楷、慕容紹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驕矜已甚,叔父建中興之業(yè),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誰與成之!”
甲子,堅發(fā)長安,戎卒六十余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陽平公融等兵三十萬,先至潁口。
詔以尚書仆射謝石為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眾共八萬拒之;使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陽。琰,安之子也。
是時,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謝玄入,問計于謝安,安夷然,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游山墅,親朋畢集,與圍棋賭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遂游陟,至夜乃還?;笡_深以根本為憂,遣精銳三千入衛(wèi)京師;謝安固卻之,曰:“朝廷處分已定,兵甲無闕,西藩宜留以為防。”沖對佐吏嘆曰:“謝安石有廟堂之量,不閑將略。今大敵垂至,方游談不暇,遣諸不經(jīng)事少年拒之,眾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陽平公融等攻壽陽。癸酉,克之,執(zhí)平虜將軍徐元喜等。融以其參軍河南郭褒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鄖城。胡彬聞壽陽陷,退保硤石,融進攻之。秦衛(wèi)將軍梁成等帥眾五萬屯于洛澗,柵淮以遏東兵。謝石、謝玄等去洛澗二十五里而軍,憚成不敢進。胡彬糧盡,潛遣使告石等曰:“今賊盛糧盡,恐不復見大軍!”秦人獲之,送于陽平公融。融馳使白秦王堅曰:“賊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堅乃留大軍于項城,引輕騎八千,兼道就融于壽陽。遣尚書朱序來說謝石等,以為:“強弱異勢,不如速降。”序私謂石等曰:“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zhàn)以老秦師。謝琰勸石從序言。十一月,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梁成阻澗為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zhí)秦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于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
秦兵逼淝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zhàn)者也。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曰:“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于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卻,朱序在陳后呼曰:“秦兵敗矣!”眾遂大奔。序因與張?zhí)戾a、徐元喜皆來奔。獲秦王堅所乘云母車。復取壽陽,執(zhí)其淮南太守郭褒。
堅中流矢,單騎走至淮北,饑甚,民有進壺飧、豚髀者,堅食之,賜帛十匹、綿十斤。辭曰:“陛下厭苦安樂,自取危困。臣為陛下子,陛下為臣父,安有子飼其父而求報乎!”弗顧而去。堅謂張夫人曰:“吾今復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是時,諸軍皆潰,惟慕容垂所將三萬人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世子寶言于垂曰:“家國傾覆,天命人心皆歸至尊,但時運未至,故晦跡自藏耳。今秦主兵敗,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復燕祚,此時不可失也,愿不以意氣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于我,若之何害之!天茍棄之,何患不亡?不若保護其危以報德,徐俟其釁而圖之!既不負宿心,且可以義取天下。”奮威將軍慕容德曰:“秦強而并燕,秦弱而圖之,此為報仇雪恥,非負宿心也;兄奈何得而不取,釋數(shù)萬之眾以授人乎?”
垂曰:“吾昔為太傅所不容,置身無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國士遇我,恩禮備至。后復為王猛所賣,無以自明,秦主獨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運必窮,吾當懷集關東,以復先業(yè)耳,關西會非吾有也。”冠軍行參軍趙秋曰:“明公當紹復燕祚,著于圖讖;今天時已至,尚復何待!若殺秦主,據(jù)鄴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親黨多勸垂殺堅,垂皆不從,悉以兵授堅。平南將軍慕容暐屯鄖城,聞堅敗,棄其眾遁去;至滎陽,慕容德復說暐起兵以復燕祚,暐不從。
謝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床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蛦栔齑鹪唬?ldquo;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nèi),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
《淝水之戰(zhàn)》譯文
太元八年秋天,七月。
秦王苻堅(氐族所建前秦國的皇帝)頒布詔令大舉入侵(東晉),百姓每十個年輕人中抽調(diào)一人當兵;家世清白而有一定財產(chǎn)的民間地主子弟,有才干而勇武的人,(朝廷)都授予他們羽林郎的職務。詔書中又說:“(勝利后)朝廷任命東晉孝武帝司馬昌明任尚書左仆射,謝安任吏部尚書,桓沖任侍中;依情勢看,我國出征凱旋還師,為時不遠,可以事先(派定東晉皇帝和大臣歸降后的官職)為他們修建府第。”民間富家子弟前來效命的有三萬多人馬,任命秦州主簿趙盛之擔任少年都統(tǒng)。這時,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苻堅采取這樣的行動,只有慕容垂、姚萇以及民間富家子弟支持他(這樣做)。陽平公苻融對苻堅說:“鮮卑(指慕容垂),羌虜(指姚萇),是我們的仇敵(此二人之國都被苻堅所滅,他們雖然臣服于秦,但心懷仇怨),總想著發(fā)生變故來實現(xiàn)他們復仇的志向,他們所陳述的策略,怎么可以聽從呢!。良家少年都是富貴子弟,不懂軍事,只是說些諂媚的話來迎合陛下的心意罷了。”如果陛下輕信并重用他們,輕率采取重大行動,我擔心既不能成功,又會有后患,后悔就來不及了!”苻堅不聽他的勸諫。
八月,戊午日這天,符堅派遣陽平公符融統(tǒng)領張蠔、慕容垂等的二十五萬步兵騎兵為前鋒;任命兗州刺史姚萇擔任龍驤將軍,統(tǒng)領益州、梁州各方面的軍事。符堅對姚萇說:“過去我擔任龍驤將軍而開創(chuàng)基業(yè),從來不輕易把這個職位授給別人,你可要自勉啊!”左將軍竇沖說:“君王說話都不是開玩笑,這是不祥的征兆?。?rdquo;符堅沉默不語。
東晉下詔任命尚書仆射謝石(謝安之弟)擔任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任命徐州、兗州的刺史謝玄(謝安侄兒)擔任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各部總共八萬人馬抵御苻堅;派龍驤將軍胡彬率領五千水軍增援壽陽。謝琰,是謝安的兒子。
慕容楷、慕容紹(兩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對慕容垂說:“苻堅驕傲自大太過分了,叔父建立復興的大業(yè),就在這次行動了!”慕容垂說:“對。要不是你們,我與誰一塊成就大事呢!”
甲子日,符堅從長安出兵,步兵六十余萬,騎兵二十七萬,旗鼓遙遙相望,前后長達千里。九月,符堅到達項城,涼州的軍隊才到達咸陽,蜀、漢的軍隊正順流而下,幽州、冀州的軍隊到達彭城,東西相連長達萬里,水陸大軍一齊進發(fā),運輸船只多達萬艘。陽平公符融等率兵三十萬,先到達潁口。
這時,前秦兵力已經(jīng)很強盛,東晉朝廷上下震驚恐慌。謝玄進來,向謝安問計,謝安神色平靜,回答說:“朝廷已經(jīng)另有打算。”然后就不說話了。謝玄不敢再說什么,就讓張玄再次去詢問。謝安于是命令車駕山林別墅去游賞,親朋全都來了,謝安與張玄下圍棋用別墅作賭注。謝安的棋藝通在張玄之下,這天,張玄(對前秦大兵犯境)有畏懼情緒,就使謝安成了他的敵手而不能取勝。謝安(下完棋后)于是登高游覽,直到夜里才回來?;笡_深為京城安危而憂慮,派三千精銳士兵前來保衛(wèi)京師;謝安堅決地拒絕了,說:“朝廷謀劃已定,兵力和裝備都不缺,你鎮(zhèn)守的荊州是京師建康西邊的屏障,應該留下這些精銳部隊作為防備。”桓沖對輔佐的官吏感嘆曰:“謝安石有執(zhí)掌朝政的才能和度量,(但他)不懂得用兵的韜略。如今大敵就要到了,他還不停地外出游玩閑談,派幾個沒有經(jīng)歷過大事的孩子抵御敵軍,兵力又少又弱,東晉的命運已可想而知,我們這些人將臣服于前秦氐族人的統(tǒng)治了!”(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都披發(fā)左衽,而中原華夏民族則束發(fā)右衽。桓沖在這里借用典故,意指東晉將會戰(zhàn)敗。)
太元八年,冬,十月,前秦的陽平公符融等攻打壽陽。癸酉日這天,攻下壽陽,活捉了東晉的平虜將軍徐元喜等人。符融讓參軍河南人郭褒擔任淮南太守。慕容垂攻克了鄖城。胡彬聽說壽陽被攻陷,退守硤石,符融率軍進攻。前秦的衛(wèi)將軍梁成等人率領五萬人馬在洛澗駐扎,在淮水邊設置柵欄來阻擋東晉的軍隊。謝石、謝玄等在距離洛澗二十五里的地方駐軍,因害怕梁成的軍隊而不敢前進。胡彬糧草用盡,暗中派使者報告謝石等人說:“如今敵人強盛而我方?jīng)]有糧草,恐怕再也見不到東晉的大軍了!”前秦士兵抓住了這個使者,把他送交陽平公符融。符融派人騎馬向秦王符堅報告說:“敵人兵力少很容易擒獲,只是擔心他們逃跑,應該趕快前去攻打!”符堅于是把大軍留在項城,帶領輕裝的八千騎兵,晝夜行軍在壽陽與符融會合。符堅派尚書朱序(東晉大臣,兵敗被俘降前秦,淝水戰(zhàn)后,復歸東晉)來勸說謝石等人,認為:“強弱之勢不同,不如趕快投降。”朱序私下對謝石等人說:“如果前秦的百萬大軍全部來到,你們實在難以與他們?yōu)閿?。如今乘各路大軍還沒有到齊,應該盡快攻擊他們;如果打敗他的前鋒,就削弱了他們的士氣,可以就此徹底打敗他們。”
謝石聽說符堅在壽陽,很害怕,想不交戰(zhàn)而使秦軍疲乏力衰。謝琰勸謝石聽從朱序的建議。十一月,謝玄派廣陵相劉牢之率領精兵五千人奔赴洛澗,離洛澗不到十里,梁成搶先占據(jù)洛河,布成陣勢,等待劉牢之。劉牢之徑直前進渡過澗水,攻擊梁成,打敗了他們,將梁成和弋陽太守王詠斬首,又分兵阻斷他們歸去的渡口,秦的步兵騎兵潰不成軍,士兵爭先恐后地逃進淮水,死亡的士卒有一萬五千人。抓住秦的揚州刺史王顯等人,全部收繳他們的器械等各種軍用物資。于是謝石的各路大軍,水陸兩路同時進發(fā)。秦王符堅與陽平公符融登上壽陽城望去。只見晉兵陣容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埋伏在那里的晉兵,回頭對符融說:“這樣的軍隊也是勁敵,怎么能說他們?nèi)跣∧兀?rdquo;悵然失意,這才有了害怕的神色。
秦兵緊靠著淝水列陣,晉兵不能渡河。謝玄派使者對陽平公符融說:“你孤軍深入,卻把陣勢擺在淝水邊,這是持久的打算,而不是想速戰(zhàn)速決。如果把你們的陣勢移動一下稍稍退卻,讓晉兵渡過淝水,來決一勝負,不是很好嗎!”秦的眾位將領都說:“我軍人多他們?nèi)松?,不如阻擋他們,使他們不能渡河,可以萬無一失。”符堅說:“只須帶兵稍稍后退,讓他們渡到一半時,我們用鐵騎踐踏而殺死他們,這樣沒有不能取勝的!”符融也認為對,于是指揮軍隊稍稍退后。秦兵于是開始后退,(這一退)無法停下來。謝玄、謝琰、桓伊等率兵渡過淝水攻擊秦軍。符融騎馬奔馳壓陣,想以此阻擋退卻的士兵,但馬倒地,他被晉兵殺死,秦軍于是潰敗。謝玄等人乘勝追擊,追到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踩踏而死的士兵,躺滿原野塞滿河川。那些逃跑的士兵聽到風吹的聲音和鶴叫聲,都以為晉兵就要追來,晝夜不敢停,在草叢里行軍在野外住宿,再加上又冷又餓,死的人十分之七、八。剛開始,秦兵稍稍退卻時,朱序在陣后大聲呼叫說:“秦兵敗了!”士兵們于是狂奔逃命。朱序趁機與張?zhí)戾a、徐元喜都(向東晉的大軍)奔來。繳獲秦王符堅乘坐的云母車。又攻下了壽陽,活捉淮南太守郭褒。
符堅被流矢射中,單騎逃到至淮北,餓極了,有個百姓給他進獻稀飯和煮熟的豬腿,符堅吃完,賞賜他帛十匹、綿十斤。那位百姓推辭說:“陛下害怕艱苦享受安樂,自己陷入危困的局面。臣是陛下的兒子,陛下是臣的父親,哪里有兒子給自己的父親吃飯而求回報的呢!”(對帛、綿等)不看一眼就離開了。符堅對張夫人(苻堅的寵姬)說:“我如今還有何面目治理天下啊!”悲傷地流下了眼淚。
這時,各路軍隊都潰敗了,只有慕容垂率領的三萬人馬得以保全,符堅率領千余人馬到他那里去。世子寶(慕容垂第四子)對慕容垂說:“咱們的家國傾覆了,天命人心都歸于我們的君主,但時機和運氣還沒有到來,所以我們晦暫時把自己的鋒芒隱藏起來。如今秦主苻堅兵敗,他把他自身交給我們,這是上天借給我們這個便利來恢復燕國的國運,這個時機不能失去,希望你不要因為苻堅對你的微小恩惠而忘記國家大事!”慕容垂說:“你們說的很對。但他憑一顆誠心來投奔我,怎么能害他呢!上天如果拋棄他,何必擔心他不滅亡?不如保護他,在他危難時用美德報答他,慢慢等待時機再謀劃這件事?。ㄟ@樣)既不辜負他一向?qū)ξ覀兊暮眯模铱梢詰{大義取得天下。”奮威將軍慕容德說:“秦強大的時候吞并了燕國,秦衰弱了我們攻取他,這是為國家報仇雪恥,不是辜負他的好心;兄長為什么可以得到卻不攻取,放下(兵權(quán))把數(shù)萬人馬交給別人呢?”
慕容垂說:“我過去被太傅慕容評不容,無處安身,為逃命來到前秦,秦的國君把我當國士對待,恩惠禮遇都很周到。后來又被王猛出賣,無法表明自己的清白,秦主苻堅卻能明察,這樣的大恩怎么能夠忘記呢!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氐族命運必定更加衰弱,我一定以懷柔之策招集關東兵民,來復興氐族先前的大業(yè),而關西應該不是我們所有的。”冠軍行參軍趙秋說:“明公應當復興燕國的國運,在圖讖(古代巫師、方士制作的一種驗證吉兇的圖符)上已經(jīng)顯示出征兆;如今天時已經(jīng)來到,還等待什么呢!如果殺了秦主,占據(jù)鄴都,向西進軍,三秦之地也不是苻堅所有的了”!慕容垂的親黨大多勸說慕容垂殺掉符堅,慕容垂都沒有聽從,把全部兵馬都交給了苻堅。平南將軍慕容暐屯兵鄖城,聽說苻堅被打敗,把他的部眾拋下不管自己逃跑了;到了滎陽,慕容德又勸說慕容暐起兵來復興燕國,慕容暐不聽。
謝安收到驛馬送來的戰(zhàn)報,知道秦兵已經(jīng)被打敗,當時他正與客人下圍棋,收起書信放在坐榻上,臉上沒有一點喜悅的神情,仍像原先那樣下圍棋??蛦査?,他從容地回答說:“孩兒們已經(jīng)如愿把秦兵打敗了。”下完棋,他回內(nèi)室,過門檻時(難以控制內(nèi)心的喜悅而步履不穩(wěn)),不知不覺間竟折斷了屐齒。
《淝水之戰(zhàn)》的注釋
秋七月:指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堅:前秦皇帝苻堅,字永固,一字文玉,少博學多才,有大 志。淝水戰(zhàn)后,國為慕容垂、姚萇所分裂。堅為萇所執(zhí),縊死。
入寇:入侵。這是作者站在東晉的立場上說的。
丁:成年男子。
良家子:出身清白、從事正當職業(yè)人家的子弟。
已:通“以”。
羽林郎:羽林軍的軍官。羽林,禁衛(wèi)軍名。
司馬昌明: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字昌明。
尚書左仆射(yè):尚書省副長官。
謝安:字安石。當時任中書監(jiān)、錄尚書事(相當于宰相)。淝水 之戰(zhàn)時,加封征討大都督。戰(zhàn)后,以功拜太保。
吏部尚書:吏部正長官。
桓沖:字幼之。時以車騎將軍領荊州刺史。
侍中:相當于宰相。
勢還不遠,可先為起第:看形勢,不久就能凱旋,可先為他們造 好宅第。
秦州:地名。在今甘肅天水一帶。
主簿:官名。主管文書,為長官的僚屬。
少年都統(tǒng):年輕士兵(即上文的“良家子”)的總管。
勸:鼓勵,鼓動。
陽平公融:苻融,苻堅之弟,封陽平公。
鮮卑、羌虜:指慕容垂、姚萇等人。垂為鮮卑人,萇為羌人。他 們的國家都是被秦滅亡的,二人都有乘亂復國的打算。
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意思是常常盼望發(fā)生戰(zhàn)亂兵變,以便 乘機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逞,滿足。
所陳策畫:他們所陳述的計劃謀略。
閑:通“嫻”,熟習。
會:迎合。
仍:又,而且。
戊午:八月初二日。
蠔:念cì。
兗州:地名。今山東、河南部分地區(qū)。
益: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帶。
梁州:地名。今陜西漢中一帶。
以龍驤建業(yè):苻堅在龍驤將軍任上殺其堂兄苻生而得帝位。
勉:努力。
驕矜:驕傲。
已:太,過分。
建中興之業(yè):指恢復鮮卑族人的前燕政權(quán)。中興,復興,由衰 而興。
甲子:八月初八日。
項城:地名。今河南項城一帶。
涼州:地名。今甘肅武威一帶。
蜀、漢:今四川、湖北一帶。
幽:今河北北部及東北部。
冀:今河北中、南部。
彭城:地名。今江蘇徐州一帶。
運漕:指運漕糧的船。漕,水道運糧。
潁口:地名。今安徽潁上一帶。
詔:這里是晉孝武帝下的詔書。
謝石:謝安之弟。
徐、兗二州:指東晉所置南徐州、南兗州。
謝玄:謝安之侄,其兄謝奕之子。
琰(yǎn):東晉宰相謝安次子。
壽陽:地名。今安徽壽縣。
都下:指東晉都城建康,即今南京。
夷然:平靜的樣子。
已別有旨:已經(jīng)另有指示。旨,意旨。
張玄:一名張玄之,與謝玄齊名,時人稱為“南北二玄”。
敵手:力量相當?shù)膶κ?。敵,對等?br />
游陟(zhì):登山游玩。
根本:事物最重要的部分。這里指京城建康。
固卻之:堅持推辭桓沖所派遣的增援部隊。
處分:處置謀劃。
闕:通“缺”。
西藩:指國家西部的防御?;笡_時為荊州刺史,荊州在建康之 西,故說西藩。
廟堂之量:指處置朝廷大事的才干。廟堂,朝廷。
垂:將近。
左衽(rèn):衣襟開在左邊。衽,衣襟。這是古時少數(shù)民族的習 俗。中原人左衽,表示被少數(shù)民族所降服。
癸酉:十月十八日。
執(zhí):捕獲。
淮南:郡名。治所在壽陽。
鄖城:地名。在今湖北安陸。
硤(xiá)石:山名。在今安徽壽縣西北。
洛澗:古水名。今淮河支流洛河。
柵淮以遏東兵:在淮河上設柵欄來阻擋增援的晉兵。
朱序:本為東晉梁州刺史,太元四年,秦兵入侵,朱序戰(zhàn)敗 被俘,苻堅委任為度支尚書。
奪氣:意思是失去銳氣。
老秦師:使秦國軍隊疲憊。
趣(qū):奔向。
未至十里:差十里路未到,即距目的地尚有十里。
陳(zhèn):通“陣”,軍隊的行列,軍陣。
軍實:軍用物資。
八公山:在壽縣東北,淮河之南、淝水之北。俯瞰平野,形勢 險要。
勍(qíng):強有力。
憮(wǔ)然:失意的樣子。
懸軍深入:意思是孤軍深入。
蹙(cù):迫近,逼近。
蔑:無,沒有。
麾(huī):指揮。
略:巡視。
青岡:在今安徽壽縣西北。
蹈藉(jí):踐踏。
重(chóng):加上。
什七八:十分之七八。
張?zhí)戾a:原為涼州割據(jù)勢力首領,后被前秦擊敗,苻堅委為北部 尚書。
云母車:云母裝飾之車。云母,礦石,有玻璃光澤,并呈不同 顏色。
壺飧(sūn):用壺盛的湯飯熟食。飧,熟食。
張夫人:苻堅的寵妃。
攝書:收疊書信。
了無:全無,一點沒有。
戶限:門檻。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宋史》,《辭?!返让鞔_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淝水之戰(zhàn)》
司馬光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堅下詔大舉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馬昌明為尚書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中;勢還不遠,可先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萬余騎,拜秦州主簿趙盛之為少年都統(tǒng)。是時,朝臣皆不欲堅行,獨慕容垂、姚萇及良家子勸之。陽平公融言于堅曰:“鮮卑、羌虜,我之仇讎,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所陳策畫,何可從也!良家少年皆富饒子弟,不閑軍旅,茍為諂諛之言以會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輕舉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無及也!”堅不聽。
八月,戊午,堅遣陽平公融督張蠔、慕容垂等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以兗州刺史姚萇為龍驤將軍,督益、梁州諸軍事。堅謂萇曰:“昔朕以龍驤建業(yè),未嘗輕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將軍竇沖曰:“王者無戲言,此不祥之征也!”堅默然。
慕容楷、慕容紹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驕矜已甚,叔父建中興之業(yè),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誰與成之!”
甲子,堅發(fā)長安,戎卒六十余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陽平公融等兵三十萬,先至潁口。
詔以尚書仆射謝石為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眾共八萬拒之;使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陽。琰,安之子也。
是時,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謝玄入,問計于謝安,安夷然,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游山墅,親朋畢集,與圍棋賭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遂游陟,至夜乃還?;笡_深以根本為憂,遣精銳三千入衛(wèi)京師;謝安固卻之,曰:“朝廷處分已定,兵甲無闕,西藩宜留以為防。”沖對佐吏嘆曰:“謝安石有廟堂之量,不閑將略。今大敵垂至,方游談不暇,遣諸不經(jīng)事少年拒之,眾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陽平公融等攻壽陽。癸酉,克之,執(zhí)平虜將軍徐元喜等。融以其參軍河南郭褒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鄖城。胡彬聞壽陽陷,退保硤石,融進攻之。秦衛(wèi)將軍梁成等帥眾五萬屯于洛澗,柵淮以遏東兵。謝石、謝玄等去洛澗二十五里而軍,憚成不敢進。胡彬糧盡,潛遣使告石等曰:“今賊盛糧盡,恐不復見大軍!”秦人獲之,送于陽平公融。融馳使白秦王堅曰:“賊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堅乃留大軍于項城,引輕騎八千,兼道就融于壽陽。遣尚書朱序來說謝石等,以為:“強弱異勢,不如速降。”序私謂石等曰:“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zhàn)以老秦師。謝琰勸石從序言。十一月,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梁成阻澗為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zhí)秦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于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
秦兵逼淝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zhàn)者也。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曰:“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于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卻,朱序在陳后呼曰:“秦兵敗矣!”眾遂大奔。序因與張?zhí)戾a、徐元喜皆來奔。獲秦王堅所乘云母車。復取壽陽,執(zhí)其淮南太守郭褒。
堅中流矢,單騎走至淮北,饑甚,民有進壺飧、豚髀者,堅食之,賜帛十匹、綿十斤。辭曰:“陛下厭苦安樂,自取危困。臣為陛下子,陛下為臣父,安有子飼其父而求報乎!”弗顧而去。堅謂張夫人曰:“吾今復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是時,諸軍皆潰,惟慕容垂所將三萬人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世子寶言于垂曰:“家國傾覆,天命人心皆歸至尊,但時運未至,故晦跡自藏耳。今秦主兵敗,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復燕祚,此時不可失也,愿不以意氣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于我,若之何害之!天茍棄之,何患不亡?不若保護其危以報德,徐俟其釁而圖之!既不負宿心,且可以義取天下。”奮威將軍慕容德曰:“秦強而并燕,秦弱而圖之,此為報仇雪恥,非負宿心也;兄奈何得而不取,釋數(shù)萬之眾以授人乎?”
垂曰:“吾昔為太傅所不容,置身無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國士遇我,恩禮備至。后復為王猛所賣,無以自明,秦主獨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運必窮,吾當懷集關東,以復先業(yè)耳,關西會非吾有也。”冠軍行參軍趙秋曰:“明公當紹復燕祚,著于圖讖;今天時已至,尚復何待!若殺秦主,據(jù)鄴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親黨多勸垂殺堅,垂皆不從,悉以兵授堅。平南將軍慕容暐屯鄖城,聞堅敗,棄其眾遁去;至滎陽,慕容德復說暐起兵以復燕祚,暐不從。
謝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床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蛦栔齑鹪唬?ldquo;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nèi),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
《淝水之戰(zhàn)》譯文
太元八年秋天,七月。
秦王苻堅(氐族所建前秦國的皇帝)頒布詔令大舉入侵(東晉),百姓每十個年輕人中抽調(diào)一人當兵;家世清白而有一定財產(chǎn)的民間地主子弟,有才干而勇武的人,(朝廷)都授予他們羽林郎的職務。詔書中又說:“(勝利后)朝廷任命東晉孝武帝司馬昌明任尚書左仆射,謝安任吏部尚書,桓沖任侍中;依情勢看,我國出征凱旋還師,為時不遠,可以事先(派定東晉皇帝和大臣歸降后的官職)為他們修建府第。”民間富家子弟前來效命的有三萬多人馬,任命秦州主簿趙盛之擔任少年都統(tǒng)。這時,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苻堅采取這樣的行動,只有慕容垂、姚萇以及民間富家子弟支持他(這樣做)。陽平公苻融對苻堅說:“鮮卑(指慕容垂),羌虜(指姚萇),是我們的仇敵(此二人之國都被苻堅所滅,他們雖然臣服于秦,但心懷仇怨),總想著發(fā)生變故來實現(xiàn)他們復仇的志向,他們所陳述的策略,怎么可以聽從呢!。良家少年都是富貴子弟,不懂軍事,只是說些諂媚的話來迎合陛下的心意罷了。”如果陛下輕信并重用他們,輕率采取重大行動,我擔心既不能成功,又會有后患,后悔就來不及了!”苻堅不聽他的勸諫。
八月,戊午日這天,符堅派遣陽平公符融統(tǒng)領張蠔、慕容垂等的二十五萬步兵騎兵為前鋒;任命兗州刺史姚萇擔任龍驤將軍,統(tǒng)領益州、梁州各方面的軍事。符堅對姚萇說:“過去我擔任龍驤將軍而開創(chuàng)基業(yè),從來不輕易把這個職位授給別人,你可要自勉啊!”左將軍竇沖說:“君王說話都不是開玩笑,這是不祥的征兆?。?rdquo;符堅沉默不語。
東晉下詔任命尚書仆射謝石(謝安之弟)擔任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任命徐州、兗州的刺史謝玄(謝安侄兒)擔任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各部總共八萬人馬抵御苻堅;派龍驤將軍胡彬率領五千水軍增援壽陽。謝琰,是謝安的兒子。
慕容楷、慕容紹(兩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對慕容垂說:“苻堅驕傲自大太過分了,叔父建立復興的大業(yè),就在這次行動了!”慕容垂說:“對。要不是你們,我與誰一塊成就大事呢!”
甲子日,符堅從長安出兵,步兵六十余萬,騎兵二十七萬,旗鼓遙遙相望,前后長達千里。九月,符堅到達項城,涼州的軍隊才到達咸陽,蜀、漢的軍隊正順流而下,幽州、冀州的軍隊到達彭城,東西相連長達萬里,水陸大軍一齊進發(fā),運輸船只多達萬艘。陽平公符融等率兵三十萬,先到達潁口。
這時,前秦兵力已經(jīng)很強盛,東晉朝廷上下震驚恐慌。謝玄進來,向謝安問計,謝安神色平靜,回答說:“朝廷已經(jīng)另有打算。”然后就不說話了。謝玄不敢再說什么,就讓張玄再次去詢問。謝安于是命令車駕山林別墅去游賞,親朋全都來了,謝安與張玄下圍棋用別墅作賭注。謝安的棋藝通在張玄之下,這天,張玄(對前秦大兵犯境)有畏懼情緒,就使謝安成了他的敵手而不能取勝。謝安(下完棋后)于是登高游覽,直到夜里才回來?;笡_深為京城安危而憂慮,派三千精銳士兵前來保衛(wèi)京師;謝安堅決地拒絕了,說:“朝廷謀劃已定,兵力和裝備都不缺,你鎮(zhèn)守的荊州是京師建康西邊的屏障,應該留下這些精銳部隊作為防備。”桓沖對輔佐的官吏感嘆曰:“謝安石有執(zhí)掌朝政的才能和度量,(但他)不懂得用兵的韜略。如今大敵就要到了,他還不停地外出游玩閑談,派幾個沒有經(jīng)歷過大事的孩子抵御敵軍,兵力又少又弱,東晉的命運已可想而知,我們這些人將臣服于前秦氐族人的統(tǒng)治了!”(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都披發(fā)左衽,而中原華夏民族則束發(fā)右衽。桓沖在這里借用典故,意指東晉將會戰(zhàn)敗。)
太元八年,冬,十月,前秦的陽平公符融等攻打壽陽。癸酉日這天,攻下壽陽,活捉了東晉的平虜將軍徐元喜等人。符融讓參軍河南人郭褒擔任淮南太守。慕容垂攻克了鄖城。胡彬聽說壽陽被攻陷,退守硤石,符融率軍進攻。前秦的衛(wèi)將軍梁成等人率領五萬人馬在洛澗駐扎,在淮水邊設置柵欄來阻擋東晉的軍隊。謝石、謝玄等在距離洛澗二十五里的地方駐軍,因害怕梁成的軍隊而不敢前進。胡彬糧草用盡,暗中派使者報告謝石等人說:“如今敵人強盛而我方?jīng)]有糧草,恐怕再也見不到東晉的大軍了!”前秦士兵抓住了這個使者,把他送交陽平公符融。符融派人騎馬向秦王符堅報告說:“敵人兵力少很容易擒獲,只是擔心他們逃跑,應該趕快前去攻打!”符堅于是把大軍留在項城,帶領輕裝的八千騎兵,晝夜行軍在壽陽與符融會合。符堅派尚書朱序(東晉大臣,兵敗被俘降前秦,淝水戰(zhàn)后,復歸東晉)來勸說謝石等人,認為:“強弱之勢不同,不如趕快投降。”朱序私下對謝石等人說:“如果前秦的百萬大軍全部來到,你們實在難以與他們?yōu)閿?。如今乘各路大軍還沒有到齊,應該盡快攻擊他們;如果打敗他的前鋒,就削弱了他們的士氣,可以就此徹底打敗他們。”
謝石聽說符堅在壽陽,很害怕,想不交戰(zhàn)而使秦軍疲乏力衰。謝琰勸謝石聽從朱序的建議。十一月,謝玄派廣陵相劉牢之率領精兵五千人奔赴洛澗,離洛澗不到十里,梁成搶先占據(jù)洛河,布成陣勢,等待劉牢之。劉牢之徑直前進渡過澗水,攻擊梁成,打敗了他們,將梁成和弋陽太守王詠斬首,又分兵阻斷他們歸去的渡口,秦的步兵騎兵潰不成軍,士兵爭先恐后地逃進淮水,死亡的士卒有一萬五千人。抓住秦的揚州刺史王顯等人,全部收繳他們的器械等各種軍用物資。于是謝石的各路大軍,水陸兩路同時進發(fā)。秦王符堅與陽平公符融登上壽陽城望去。只見晉兵陣容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埋伏在那里的晉兵,回頭對符融說:“這樣的軍隊也是勁敵,怎么能說他們?nèi)跣∧兀?rdquo;悵然失意,這才有了害怕的神色。
秦兵緊靠著淝水列陣,晉兵不能渡河。謝玄派使者對陽平公符融說:“你孤軍深入,卻把陣勢擺在淝水邊,這是持久的打算,而不是想速戰(zhàn)速決。如果把你們的陣勢移動一下稍稍退卻,讓晉兵渡過淝水,來決一勝負,不是很好嗎!”秦的眾位將領都說:“我軍人多他們?nèi)松?,不如阻擋他們,使他們不能渡河,可以萬無一失。”符堅說:“只須帶兵稍稍后退,讓他們渡到一半時,我們用鐵騎踐踏而殺死他們,這樣沒有不能取勝的!”符融也認為對,于是指揮軍隊稍稍退后。秦兵于是開始后退,(這一退)無法停下來。謝玄、謝琰、桓伊等率兵渡過淝水攻擊秦軍。符融騎馬奔馳壓陣,想以此阻擋退卻的士兵,但馬倒地,他被晉兵殺死,秦軍于是潰敗。謝玄等人乘勝追擊,追到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踩踏而死的士兵,躺滿原野塞滿河川。那些逃跑的士兵聽到風吹的聲音和鶴叫聲,都以為晉兵就要追來,晝夜不敢停,在草叢里行軍在野外住宿,再加上又冷又餓,死的人十分之七、八。剛開始,秦兵稍稍退卻時,朱序在陣后大聲呼叫說:“秦兵敗了!”士兵們于是狂奔逃命。朱序趁機與張?zhí)戾a、徐元喜都(向東晉的大軍)奔來。繳獲秦王符堅乘坐的云母車。又攻下了壽陽,活捉淮南太守郭褒。
符堅被流矢射中,單騎逃到至淮北,餓極了,有個百姓給他進獻稀飯和煮熟的豬腿,符堅吃完,賞賜他帛十匹、綿十斤。那位百姓推辭說:“陛下害怕艱苦享受安樂,自己陷入危困的局面。臣是陛下的兒子,陛下是臣的父親,哪里有兒子給自己的父親吃飯而求回報的呢!”(對帛、綿等)不看一眼就離開了。符堅對張夫人(苻堅的寵姬)說:“我如今還有何面目治理天下啊!”悲傷地流下了眼淚。
這時,各路軍隊都潰敗了,只有慕容垂率領的三萬人馬得以保全,符堅率領千余人馬到他那里去。世子寶(慕容垂第四子)對慕容垂說:“咱們的家國傾覆了,天命人心都歸于我們的君主,但時機和運氣還沒有到來,所以我們晦暫時把自己的鋒芒隱藏起來。如今秦主苻堅兵敗,他把他自身交給我們,這是上天借給我們這個便利來恢復燕國的國運,這個時機不能失去,希望你不要因為苻堅對你的微小恩惠而忘記國家大事!”慕容垂說:“你們說的很對。但他憑一顆誠心來投奔我,怎么能害他呢!上天如果拋棄他,何必擔心他不滅亡?不如保護他,在他危難時用美德報答他,慢慢等待時機再謀劃這件事?。ㄟ@樣)既不辜負他一向?qū)ξ覀兊暮眯模铱梢詰{大義取得天下。”奮威將軍慕容德說:“秦強大的時候吞并了燕國,秦衰弱了我們攻取他,這是為國家報仇雪恥,不是辜負他的好心;兄長為什么可以得到卻不攻取,放下(兵權(quán))把數(shù)萬人馬交給別人呢?”
慕容垂說:“我過去被太傅慕容評不容,無處安身,為逃命來到前秦,秦的國君把我當國士對待,恩惠禮遇都很周到。后來又被王猛出賣,無法表明自己的清白,秦主苻堅卻能明察,這樣的大恩怎么能夠忘記呢!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氐族命運必定更加衰弱,我一定以懷柔之策招集關東兵民,來復興氐族先前的大業(yè),而關西應該不是我們所有的。”冠軍行參軍趙秋說:“明公應當復興燕國的國運,在圖讖(古代巫師、方士制作的一種驗證吉兇的圖符)上已經(jīng)顯示出征兆;如今天時已經(jīng)來到,還等待什么呢!如果殺了秦主,占據(jù)鄴都,向西進軍,三秦之地也不是苻堅所有的了”!慕容垂的親黨大多勸說慕容垂殺掉符堅,慕容垂都沒有聽從,把全部兵馬都交給了苻堅。平南將軍慕容暐屯兵鄖城,聽說苻堅被打敗,把他的部眾拋下不管自己逃跑了;到了滎陽,慕容德又勸說慕容暐起兵來復興燕國,慕容暐不聽。
謝安收到驛馬送來的戰(zhàn)報,知道秦兵已經(jīng)被打敗,當時他正與客人下圍棋,收起書信放在坐榻上,臉上沒有一點喜悅的神情,仍像原先那樣下圍棋??蛦査?,他從容地回答說:“孩兒們已經(jīng)如愿把秦兵打敗了。”下完棋,他回內(nèi)室,過門檻時(難以控制內(nèi)心的喜悅而步履不穩(wěn)),不知不覺間竟折斷了屐齒。
《淝水之戰(zhàn)》的注釋
秋七月:指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堅:前秦皇帝苻堅,字永固,一字文玉,少博學多才,有大 志。淝水戰(zhàn)后,國為慕容垂、姚萇所分裂。堅為萇所執(zhí),縊死。
入寇:入侵。這是作者站在東晉的立場上說的。
丁:成年男子。
良家子:出身清白、從事正當職業(yè)人家的子弟。
已:通“以”。
羽林郎:羽林軍的軍官。羽林,禁衛(wèi)軍名。
司馬昌明: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字昌明。
尚書左仆射(yè):尚書省副長官。
謝安:字安石。當時任中書監(jiān)、錄尚書事(相當于宰相)。淝水 之戰(zhàn)時,加封征討大都督。戰(zhàn)后,以功拜太保。
吏部尚書:吏部正長官。
桓沖:字幼之。時以車騎將軍領荊州刺史。
侍中:相當于宰相。
勢還不遠,可先為起第:看形勢,不久就能凱旋,可先為他們造 好宅第。
秦州:地名。在今甘肅天水一帶。
主簿:官名。主管文書,為長官的僚屬。
少年都統(tǒng):年輕士兵(即上文的“良家子”)的總管。
勸:鼓勵,鼓動。
陽平公融:苻融,苻堅之弟,封陽平公。
鮮卑、羌虜:指慕容垂、姚萇等人。垂為鮮卑人,萇為羌人。他 們的國家都是被秦滅亡的,二人都有乘亂復國的打算。
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意思是常常盼望發(fā)生戰(zhàn)亂兵變,以便 乘機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逞,滿足。
所陳策畫:他們所陳述的計劃謀略。
閑:通“嫻”,熟習。
會:迎合。
仍:又,而且。
戊午:八月初二日。
蠔:念cì。
兗州:地名。今山東、河南部分地區(qū)。
益: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帶。
梁州:地名。今陜西漢中一帶。
以龍驤建業(yè):苻堅在龍驤將軍任上殺其堂兄苻生而得帝位。
勉:努力。
驕矜:驕傲。
已:太,過分。
建中興之業(yè):指恢復鮮卑族人的前燕政權(quán)。中興,復興,由衰 而興。
甲子:八月初八日。
項城:地名。今河南項城一帶。
涼州:地名。今甘肅武威一帶。
蜀、漢:今四川、湖北一帶。
幽:今河北北部及東北部。
冀:今河北中、南部。
彭城:地名。今江蘇徐州一帶。
運漕:指運漕糧的船。漕,水道運糧。
潁口:地名。今安徽潁上一帶。
詔:這里是晉孝武帝下的詔書。
謝石:謝安之弟。
徐、兗二州:指東晉所置南徐州、南兗州。
謝玄:謝安之侄,其兄謝奕之子。
琰(yǎn):東晉宰相謝安次子。
壽陽:地名。今安徽壽縣。
都下:指東晉都城建康,即今南京。
夷然:平靜的樣子。
已別有旨:已經(jīng)另有指示。旨,意旨。
張玄:一名張玄之,與謝玄齊名,時人稱為“南北二玄”。
敵手:力量相當?shù)膶κ?。敵,對等?br />
游陟(zhì):登山游玩。
根本:事物最重要的部分。這里指京城建康。
固卻之:堅持推辭桓沖所派遣的增援部隊。
處分:處置謀劃。
闕:通“缺”。
西藩:指國家西部的防御?;笡_時為荊州刺史,荊州在建康之 西,故說西藩。
廟堂之量:指處置朝廷大事的才干。廟堂,朝廷。
垂:將近。
左衽(rèn):衣襟開在左邊。衽,衣襟。這是古時少數(shù)民族的習 俗。中原人左衽,表示被少數(shù)民族所降服。
癸酉:十月十八日。
執(zhí):捕獲。
淮南:郡名。治所在壽陽。
鄖城:地名。在今湖北安陸。
硤(xiá)石:山名。在今安徽壽縣西北。
洛澗:古水名。今淮河支流洛河。
柵淮以遏東兵:在淮河上設柵欄來阻擋增援的晉兵。
朱序:本為東晉梁州刺史,太元四年,秦兵入侵,朱序戰(zhàn)敗 被俘,苻堅委任為度支尚書。
奪氣:意思是失去銳氣。
老秦師:使秦國軍隊疲憊。
趣(qū):奔向。
未至十里:差十里路未到,即距目的地尚有十里。
陳(zhèn):通“陣”,軍隊的行列,軍陣。
軍實:軍用物資。
八公山:在壽縣東北,淮河之南、淝水之北。俯瞰平野,形勢 險要。
勍(qíng):強有力。
憮(wǔ)然:失意的樣子。
懸軍深入:意思是孤軍深入。
蹙(cù):迫近,逼近。
蔑:無,沒有。
麾(huī):指揮。
略:巡視。
青岡:在今安徽壽縣西北。
蹈藉(jí):踐踏。
重(chóng):加上。
什七八:十分之七八。
張?zhí)戾a:原為涼州割據(jù)勢力首領,后被前秦擊敗,苻堅委為北部 尚書。
云母車:云母裝飾之車。云母,礦石,有玻璃光澤,并呈不同 顏色。
壺飧(sūn):用壺盛的湯飯熟食。飧,熟食。
張夫人:苻堅的寵妃。
攝書:收疊書信。
了無:全無,一點沒有。
戶限:門檻。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宋史》,《辭?!返让鞔_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白《永王東巡歌·其一》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