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左仲郛浮渡詩序》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文言文
文言文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姚鼐《左仲郛浮渡詩序》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左仲郛浮渡詩序》原文
《左仲郛浮渡詩序》
姚鼐
江水既合彭蠡,過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壽春、合肥以傅淮陰,地皆平原曠野,與江淮極望,無有瑰偉幽邃之奇觀。獨(dú)吾郡潛、霍、司空、龍眠、浮渡,各以其勝出名于三楚。而浮渡瀕江倚原,登陟者無險峻之阻,而幽深奧曲,覽之不窮。是以四方來而往游者,視他山為尤眾。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皆以發(fā)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這眾,則未知旦暮而歷者,幾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間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隱榛莽土石之間,寂歷空濛,更數(shù)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發(fā)耶?余嘗疑焉,以質(zhì)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將往游焉,他日當(dāng)與君俱。”余曰:“諾。”及今年春,仲郛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歸,出詩一編,余取觀之,則凡山之奇勢異態(tài),水石摩蕩,煙云林谷之相變滅,番見于其詩,使余光恍惚有遇也。蓋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云水郁藹,中流有微風(fēng)擊于波上,發(fā)聲浪浪,磯碕薄涌,大魚皆砉然而躍。諸客皆歌乎,舉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從容無事,當(dāng)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jì)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客有戲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應(yīng)。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嗟乎!設(shè)余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在,快平生這志,以間執(zhí)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
《左仲郛浮渡詩序》譯文
長江之水匯合于鄱陽湖之后,經(jīng)過九江往下,拐個彎稍向北流,越發(fā)寬闊浩大,這其中自壽春、合肥以至淮陰,都是地勢平坦空曠的平原和長江、淮河,極目望去,沒有高大深邃的奇觀。只有我的家鄉(xiāng)桐城附近的潛山、霍山、司空山、龍眠山和浮渡山,各自以它們的勝景聞名于三楚大地。而浮渡山瀕臨長江背靠平原,登臨者不必經(jīng)歷什么艱難險阻,而幽深曲折的景致看也看不完,所以,來往的四方游客,比其他名山為多。但是我聽說凡是天下的山山水水,它的形勢都是用來揭示天地的奧秘的,它的開合變幻常常暗中與人心相通,因此,一定是放縱心志于形體之外,暗合于天地萬物的人,才能懂得它的意趣?,F(xiàn)在以浮渡山的近在咫尺,而天下去游覽的人又那么多而論,不知道每天常來游歷的人都能懂得它的意趣,面相見于眼前?或是將它的意趣壓制、隱藏在蕪雜叢生的草木土石之間,在空濛的水氣中歷盡寂寞,經(jīng)過數(shù)千百年,特地寄身于此,有所等待而后發(fā)呢?我曾有所疑惑,并問過仲郛。仲郛說:“我本想去游歷一番,改日當(dāng)和您一起去。”我說:“可以。”到今年春天,仲郛被朋友邀請先去了,沒有邀我。等他游罷歸來,拿出一本詩集來。我拿來一看,舉凡山的奇勢異態(tài),以及水石摩蕩、煙云林谷的變幻,都在他的詩中見到了。讀過之后,使我恍恍惚惚似乎在哪里見到過。這大概就是仲郛所說的山水意趣吧?是不是呢?
過去,我曾經(jīng)與仲郛因事同坐一條船,半夜間乘著水勢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江面上飄蕩著云氣,江水中翻卷著白浪,云水郁郁藹藹,江中微風(fēng)拍打在波浪上,發(fā)出浪浪的聲音,彎曲的江岸和江中的巖石逼近波浪,大魚都“嘩嘩”地躍出水面各位客人都?xì)g呼歌唱,舉杯暢飲,喝得爛醉。我感慨地說:“改日閑來無事時,我一定背上干糧,出門遠(yuǎn)游。北渡黃河,東上泰山,到滄海以外地方去游覽參觀一番;然后沿著邊塞往西,游歷恒山、太行山、太岳山、嵩山、華山,到終南山,憑吊漢唐的舊址;然后登岷山、峨眉山,觀覽西部邊陲的勝景,順著長江漂流而下,出三峽,渡洞庭湖,看廬山、霍山,沿著東海邊回來,我的心志到此而止。”游客中有的譏笑我說:“您久住家中,一出門便面有難色,還怎能觀盡天下的奇山異景呢?”我笑而不答?,F(xiàn)在浮渡山離我家不足百里,我還未曾去過一次,確實(shí)像客人所譏笑的那樣。唉!假設(shè)我有一天早晨能總覽宇宙之大,滿足我平生之志,用來堵住那些譏笑我的人的嘴,除了仲郛,還有誰和我共同實(shí)現(xiàn)這一志向呢?
《左仲郛浮渡詩序》的注釋
左仲郛(fú):左輔,清陽湖人,字仲郛,亦作仲甫,號杏莊,乾隆進(jìn)士,曾以知縣官安徽。有《念宛齋詩集》。
彭蠡:鄱陽湖的古稱,在江西北部,淡水湖。
九江:地名,在江西北部,長江南岸。
漫衍(yǎn)浩汗:江水寬浩大。浩汗亦作“浩瀚。”
壽春:古縣名,即今安徽壽縣。
傅:至,到達(dá)。
潛、霍、司空、龍眠:均山名,都在安徽桐城附近。
三楚:古地域名。據(jù)《漢書·高帝紀(jì)》注,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合稱三楚,包括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全部地域。
幽深奧曲:深邃曲折。
闔辟(hé pì):開合變幻。
放志形骸之外:放縱心志于形體之外。
冥合:暗合。
抑令其意抑遇幽隱榛莽土石之間:或是讓這種自然意趣壓制在幽深隱秘的蕪雜草木和土石之中。榛莽,蕪雜叢生的草木。
寂歷空濛:寂寞的水氣。
直:特地。
質(zhì):問。
迨:及,等到。
濡須:水名,在安徽巢縣南。
鳩(jiū)茲:古地名,在今安徽蕪湖東。
積虛浮素:江面上飄蕩著云氣,江水中翻卷著白浪。虛,指云氣,素,指白色浪花。
磯碕(qí)薄涌:彎曲的江岸和水中的巖石逼近波浪。磯,水中的巖石。薄,迫近。
砉(xū):本指皮骨相離的聲音,這里指大魚躍出水面的聲音。
河:指黃河。
滄海:東海。
塞上:邊境。
漢唐之故墟:指古長安,即今西安。長安曾是漢、唐的帝都。故墟,舊址。
岷(mín)、峨:岷山、峨眉山,均在四川西部。
三峽:指長江三蛺,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
廬、霍:廬山、霍山。廬山在江西,霍山在安徽。
間執(zhí):堵塞。
舍:舍棄,除去。
作者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xué)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jìn)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yáng)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lán)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左仲郛浮渡詩序》
姚鼐
江水既合彭蠡,過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壽春、合肥以傅淮陰,地皆平原曠野,與江淮極望,無有瑰偉幽邃之奇觀。獨(dú)吾郡潛、霍、司空、龍眠、浮渡,各以其勝出名于三楚。而浮渡瀕江倚原,登陟者無險峻之阻,而幽深奧曲,覽之不窮。是以四方來而往游者,視他山為尤眾。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皆以發(fā)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這眾,則未知旦暮而歷者,幾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間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隱榛莽土石之間,寂歷空濛,更數(shù)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發(fā)耶?余嘗疑焉,以質(zhì)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將往游焉,他日當(dāng)與君俱。”余曰:“諾。”及今年春,仲郛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歸,出詩一編,余取觀之,則凡山之奇勢異態(tài),水石摩蕩,煙云林谷之相變滅,番見于其詩,使余光恍惚有遇也。蓋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云水郁藹,中流有微風(fēng)擊于波上,發(fā)聲浪浪,磯碕薄涌,大魚皆砉然而躍。諸客皆歌乎,舉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從容無事,當(dāng)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jì)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客有戲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應(yīng)。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嗟乎!設(shè)余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在,快平生這志,以間執(zhí)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
《左仲郛浮渡詩序》譯文
長江之水匯合于鄱陽湖之后,經(jīng)過九江往下,拐個彎稍向北流,越發(fā)寬闊浩大,這其中自壽春、合肥以至淮陰,都是地勢平坦空曠的平原和長江、淮河,極目望去,沒有高大深邃的奇觀。只有我的家鄉(xiāng)桐城附近的潛山、霍山、司空山、龍眠山和浮渡山,各自以它們的勝景聞名于三楚大地。而浮渡山瀕臨長江背靠平原,登臨者不必經(jīng)歷什么艱難險阻,而幽深曲折的景致看也看不完,所以,來往的四方游客,比其他名山為多。但是我聽說凡是天下的山山水水,它的形勢都是用來揭示天地的奧秘的,它的開合變幻常常暗中與人心相通,因此,一定是放縱心志于形體之外,暗合于天地萬物的人,才能懂得它的意趣?,F(xiàn)在以浮渡山的近在咫尺,而天下去游覽的人又那么多而論,不知道每天常來游歷的人都能懂得它的意趣,面相見于眼前?或是將它的意趣壓制、隱藏在蕪雜叢生的草木土石之間,在空濛的水氣中歷盡寂寞,經(jīng)過數(shù)千百年,特地寄身于此,有所等待而后發(fā)呢?我曾有所疑惑,并問過仲郛。仲郛說:“我本想去游歷一番,改日當(dāng)和您一起去。”我說:“可以。”到今年春天,仲郛被朋友邀請先去了,沒有邀我。等他游罷歸來,拿出一本詩集來。我拿來一看,舉凡山的奇勢異態(tài),以及水石摩蕩、煙云林谷的變幻,都在他的詩中見到了。讀過之后,使我恍恍惚惚似乎在哪里見到過。這大概就是仲郛所說的山水意趣吧?是不是呢?
過去,我曾經(jīng)與仲郛因事同坐一條船,半夜間乘著水勢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江面上飄蕩著云氣,江水中翻卷著白浪,云水郁郁藹藹,江中微風(fēng)拍打在波浪上,發(fā)出浪浪的聲音,彎曲的江岸和江中的巖石逼近波浪,大魚都“嘩嘩”地躍出水面各位客人都?xì)g呼歌唱,舉杯暢飲,喝得爛醉。我感慨地說:“改日閑來無事時,我一定背上干糧,出門遠(yuǎn)游。北渡黃河,東上泰山,到滄海以外地方去游覽參觀一番;然后沿著邊塞往西,游歷恒山、太行山、太岳山、嵩山、華山,到終南山,憑吊漢唐的舊址;然后登岷山、峨眉山,觀覽西部邊陲的勝景,順著長江漂流而下,出三峽,渡洞庭湖,看廬山、霍山,沿著東海邊回來,我的心志到此而止。”游客中有的譏笑我說:“您久住家中,一出門便面有難色,還怎能觀盡天下的奇山異景呢?”我笑而不答?,F(xiàn)在浮渡山離我家不足百里,我還未曾去過一次,確實(shí)像客人所譏笑的那樣。唉!假設(shè)我有一天早晨能總覽宇宙之大,滿足我平生之志,用來堵住那些譏笑我的人的嘴,除了仲郛,還有誰和我共同實(shí)現(xiàn)這一志向呢?
《左仲郛浮渡詩序》的注釋
左仲郛(fú):左輔,清陽湖人,字仲郛,亦作仲甫,號杏莊,乾隆進(jìn)士,曾以知縣官安徽。有《念宛齋詩集》。
彭蠡:鄱陽湖的古稱,在江西北部,淡水湖。
九江:地名,在江西北部,長江南岸。
漫衍(yǎn)浩汗:江水寬浩大。浩汗亦作“浩瀚。”
壽春:古縣名,即今安徽壽縣。
傅:至,到達(dá)。
潛、霍、司空、龍眠:均山名,都在安徽桐城附近。
三楚:古地域名。據(jù)《漢書·高帝紀(jì)》注,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合稱三楚,包括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全部地域。
幽深奧曲:深邃曲折。
闔辟(hé pì):開合變幻。
放志形骸之外:放縱心志于形體之外。
冥合:暗合。
抑令其意抑遇幽隱榛莽土石之間:或是讓這種自然意趣壓制在幽深隱秘的蕪雜草木和土石之中。榛莽,蕪雜叢生的草木。
寂歷空濛:寂寞的水氣。
直:特地。
質(zhì):問。
迨:及,等到。
濡須:水名,在安徽巢縣南。
鳩(jiū)茲:古地名,在今安徽蕪湖東。
積虛浮素:江面上飄蕩著云氣,江水中翻卷著白浪。虛,指云氣,素,指白色浪花。
磯碕(qí)薄涌:彎曲的江岸和水中的巖石逼近波浪。磯,水中的巖石。薄,迫近。
砉(xū):本指皮骨相離的聲音,這里指大魚躍出水面的聲音。
河:指黃河。
滄海:東海。
塞上:邊境。
漢唐之故墟:指古長安,即今西安。長安曾是漢、唐的帝都。故墟,舊址。
岷(mín)、峨:岷山、峨眉山,均在四川西部。
三峽:指長江三蛺,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
廬、霍:廬山、霍山。廬山在江西,霍山在安徽。
間執(zhí):堵塞。
舍:舍棄,除去。
作者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xué)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jìn)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yáng)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lán)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龔自珍《說京師翠微山》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