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寄生草·飲》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白樸《寄生草·飲》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寄生草·飲》原文
《寄生草·飲》
白樸
長醉后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腌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不達(dá)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寄生草·飲》譯文
長醉以后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腌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萬丈凌云壯志。不識時務(wù)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yīng)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說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確的。
《寄生草·飲》的注釋
飲:此曲一說系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題《酒》。
“長醉后”二句:長期昏醉有什么掛礙,昏睡不醒有什么思慮。化用《楚辭·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語意。方何礙:卻有什么妨礙,即無礙。方,卻。有甚思:還有什么思念?
“糟腌”三句:言酒把個人的功名,千古的興亡,無限的壯志都埋葬了。糟腌:用酒糟腌漬。腌,這里有玷污的意思。醅(pēi)渰(yān):用濁酒淹沒。渰:同“淹”。曲埋:用酒曲埋掉。曲:酒糟。虹霓志,氣貫長虹的豪情壯志。
達(dá):顯達(dá),與“窮”相對。屈原(前330?—前278):戰(zhàn)國時期偉大詩人。為了實現(xiàn)以民為本、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與楚國的反動貴族統(tǒng)治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宣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終于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然自班固以來,就有指責(zé)屈原“露才揚已,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離***序》)的。
知音:知己。陶潛(365—327):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淡泊名利,棄縣令回鄉(xiāng)隱居,詩酒為伴。
簡短詩意賞析
此曲以“飲”為題,而在多方歌頌酒鄉(xiāng)的背后實寓藏著對現(xiàn)實的全面否定,它句句不離飲酒,其實“意不在酒”,而是借題發(fā)揮以抒寫其身世之恨、家國之痛,以表達(dá)其對現(xiàn)實的極端不滿。全曲思想深刻,情感哀痛,表現(xiàn)形式淺顯達(dá)觀,構(gòu)思巧妙,用心良苦,在綺麗婉約之外又別開生面,言簡義豐,獨具一格,堪稱白樸曲中珍品。
作者簡介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寄生草·飲》
白樸
長醉后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腌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不達(dá)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寄生草·飲》譯文
長醉以后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腌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萬丈凌云壯志。不識時務(wù)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yīng)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說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確的。
《寄生草·飲》的注釋
飲:此曲一說系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題《酒》。
“長醉后”二句:長期昏醉有什么掛礙,昏睡不醒有什么思慮。化用《楚辭·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語意。方何礙:卻有什么妨礙,即無礙。方,卻。有甚思:還有什么思念?
“糟腌”三句:言酒把個人的功名,千古的興亡,無限的壯志都埋葬了。糟腌:用酒糟腌漬。腌,這里有玷污的意思。醅(pēi)渰(yān):用濁酒淹沒。渰:同“淹”。曲埋:用酒曲埋掉。曲:酒糟。虹霓志,氣貫長虹的豪情壯志。
達(dá):顯達(dá),與“窮”相對。屈原(前330?—前278):戰(zhàn)國時期偉大詩人。為了實現(xiàn)以民為本、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與楚國的反動貴族統(tǒng)治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宣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終于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然自班固以來,就有指責(zé)屈原“露才揚已,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離***序》)的。
知音:知己。陶潛(365—327):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淡泊名利,棄縣令回鄉(xiāng)隱居,詩酒為伴。
簡短詩意賞析
此曲以“飲”為題,而在多方歌頌酒鄉(xiāng)的背后實寓藏著對現(xiàn)實的全面否定,它句句不離飲酒,其實“意不在酒”,而是借題發(fā)揮以抒寫其身世之恨、家國之痛,以表達(dá)其對現(xiàn)實的極端不滿。全曲思想深刻,情感哀痛,表現(xiàn)形式淺顯達(dá)觀,構(gòu)思巧妙,用心良苦,在綺麗婉約之外又別開生面,言簡義豐,獨具一格,堪稱白樸曲中珍品。
作者簡介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王實甫《端正好·碧云天》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