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千秋祭》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文言文
文言文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文天祥《千秋祭》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千秋祭》原文
《千秋祭》
文天祥
天祥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yún)兩?,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ldquo;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千秋祭》譯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陽,見到弘范,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見,文天祥堅持不拜。弘范就以賓客之禮接見了他,并與其共入?yún)兩?,并要求文天祥作書與張世杰,令其投降。文天祥說:“我不能報效祖國,反而教我讓人背叛自己的國家,怎么可以這樣做呢?”弘范仍然要求他寫招降書,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所做的《過零丁洋》的詩文給了他,詩末有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看了后,就不再提及此事。后來厓山被攻破,弘范在軍中置酒大擺慶功會,弘范說:“你的國家已經(jīng)滅亡,你作為宰相忠孝已經(jīng)兩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榮華富貴,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淚下,說:“國家滅亡而不能救,身為國家之臣,國家危亡而無能為力,已是死有余辜,怎么還敢茍且偷生而懷有二心呢!”
《千秋祭》的注釋
弘范:張弘范,元朝初年大將,汝南王張柔第九子。元十五年(1278年),為蒙古漢軍都元帥,進軍閩廣,俘文天祥于海豐五坡嶺。
拜:行禮表示敬意。
遂:于是,就。
俱: 一起。
捍:保衛(wèi)。
丹心:紅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jīng)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千秋祭》
文天祥
天祥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yún)兩?,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ldquo;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千秋祭》譯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陽,見到弘范,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見,文天祥堅持不拜。弘范就以賓客之禮接見了他,并與其共入?yún)兩?,并要求文天祥作書與張世杰,令其投降。文天祥說:“我不能報效祖國,反而教我讓人背叛自己的國家,怎么可以這樣做呢?”弘范仍然要求他寫招降書,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所做的《過零丁洋》的詩文給了他,詩末有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看了后,就不再提及此事。后來厓山被攻破,弘范在軍中置酒大擺慶功會,弘范說:“你的國家已經(jīng)滅亡,你作為宰相忠孝已經(jīng)兩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榮華富貴,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淚下,說:“國家滅亡而不能救,身為國家之臣,國家危亡而無能為力,已是死有余辜,怎么還敢茍且偷生而懷有二心呢!”
《千秋祭》的注釋
弘范:張弘范,元朝初年大將,汝南王張柔第九子。元十五年(1278年),為蒙古漢軍都元帥,進軍閩廣,俘文天祥于海豐五坡嶺。
拜:行禮表示敬意。
遂:于是,就。
俱: 一起。
捍:保衛(wèi)。
丹心:紅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jīng)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陳亮《送韓子師侍郎序》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