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商鞅》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王安石《商鞅》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商鞅》原文
《商鞅》
王安石
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商鞅》譯文
自古以來統(tǒng)治人民在于信誠,一言為重百金為輕立法嚴明。
如今的儒士不要任意詆毀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堅決施行。
《商鞅》的注釋
商鞅(?—前338):本衛(wèi)國公孫。后入秦輔佐孝公變法,國以富強。因功封于商,號為商君,故又稱商鞅。孝公死,商鞅被誣謀反,遭車裂。
驅(qū)民:驅(qū)使、役使百姓。
信誠:誠實守信。
金: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
百金:泛言其多。秦以一鎰(二十兩)為一金?!妒酚?middot;商君列傳》載,商鞅即將頒布新法,恐人不信,乃先立三丈之木于都市南門,募民有能移置北門者給予重金,以示不欺。卒下令?!稘h書·高祖皇帝紀》:“得黃金百鎰,不如季布一諾。”
今人:指宋朝的大地主頑固派和道學家。
非:詆毀,誹謗。
令:使得,做到。
政:指政策、法令。
必:必定。
簡短詩意賞析
王安石寫了這首詩,對商鞅作了高度的評價,肯定了商鞅的歷史功績,粉碎了頑固派的破壞陰謀。特別是:“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兩句直言不諱地表明了王安石的尊法反儒立場,針鋒相對地回答了頑固派對革新事業(yè)的咒罵,表明了王安石要繼承和發(fā)揚商鞅的法家精神,堅決推行新法的決心。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共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商鞅》
王安石
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商鞅》譯文
自古以來統(tǒng)治人民在于信誠,一言為重百金為輕立法嚴明。
如今的儒士不要任意詆毀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堅決施行。
《商鞅》的注釋
商鞅(?—前338):本衛(wèi)國公孫。后入秦輔佐孝公變法,國以富強。因功封于商,號為商君,故又稱商鞅。孝公死,商鞅被誣謀反,遭車裂。
驅(qū)民:驅(qū)使、役使百姓。
信誠:誠實守信。
金: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
百金:泛言其多。秦以一鎰(二十兩)為一金?!妒酚?middot;商君列傳》載,商鞅即將頒布新法,恐人不信,乃先立三丈之木于都市南門,募民有能移置北門者給予重金,以示不欺。卒下令?!稘h書·高祖皇帝紀》:“得黃金百鎰,不如季布一諾。”
今人:指宋朝的大地主頑固派和道學家。
非:詆毀,誹謗。
令:使得,做到。
政:指政策、法令。
必:必定。
簡短詩意賞析
王安石寫了這首詩,對商鞅作了高度的評價,肯定了商鞅的歷史功績,粉碎了頑固派的破壞陰謀。特別是:“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兩句直言不諱地表明了王安石的尊法反儒立場,針鋒相對地回答了頑固派對革新事業(yè)的咒罵,表明了王安石要繼承和發(fā)揚商鞅的法家精神,堅決推行新法的決心。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共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曹植《浮萍篇》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