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陸游《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原文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
陸游
白發(fā)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
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譯文
武巨將軍雖老但仍英勇豪邁,收復(fù)西京捷報昨夜傳來。
金人癡心妄想要永占中原,哪里知道上天永佑我大宋興泰。
大宋列圣仁澤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詔令快似疾風迅雷。
可以料想明年寒食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的注釋
武均州:即武巨。當時武巨任果州團練使,知均州,兼管內(nèi)安撫使,節(jié)度忠義軍。古人常以任官所在地名代稱其人名字,均州故址在今湖北省光化縣。
白發(fā)將軍:指武巨。
捷書:捷報。
胡兒:指金人。
天意:指冥冥中上天的意向。
回:回心轉(zhuǎn)意。指上天叉決定祜助趙宋王朝。
列圣。宋王朝已故列代皇帝。
中興:國家由衰轉(zhuǎn)盛。
赦令:大赦天下的詔令。
疾風雷:指詔令傳布快如風雷。
懸知,預(yù)測,推想。
寒食:指清明前三日,民俗不舉火,以紀念被燒死的介子推。古人多在這幾日掃墓。
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復(fù)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掃。
驛路:旅途。
驛:古時旅行時換馬宿夜的地方。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通過武鉅光復(fù)洛陽這一具體事件,表達了作者喜聞捷報的興奮心情。開篇兩句以贊嘆語氣寫初聞捷報時的感想,中間四句采用對比議論,指出金人企困長期占據(jù)中原的野心不會得逞,宋朝的中興指日可待,末兩句展望前景,充滿信心和樂觀精神。這首詩中充滿了作者的愛國熱情,文勢暢快又不乏轉(zhuǎn)折頓宕,音節(jié)韻律鏗鏘瀏亮,讀來使人想見詩人歡欣鼓舞、思緒萬千的神態(tài)。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
陸游
白發(fā)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
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譯文
武巨將軍雖老但仍英勇豪邁,收復(fù)西京捷報昨夜傳來。
金人癡心妄想要永占中原,哪里知道上天永佑我大宋興泰。
大宋列圣仁澤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詔令快似疾風迅雷。
可以料想明年寒食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的注釋
武均州:即武巨。當時武巨任果州團練使,知均州,兼管內(nèi)安撫使,節(jié)度忠義軍。古人常以任官所在地名代稱其人名字,均州故址在今湖北省光化縣。
白發(fā)將軍:指武巨。
捷書:捷報。
胡兒:指金人。
天意:指冥冥中上天的意向。
回:回心轉(zhuǎn)意。指上天叉決定祜助趙宋王朝。
列圣。宋王朝已故列代皇帝。
中興:國家由衰轉(zhuǎn)盛。
赦令:大赦天下的詔令。
疾風雷:指詔令傳布快如風雷。
懸知,預(yù)測,推想。
寒食:指清明前三日,民俗不舉火,以紀念被燒死的介子推。古人多在這幾日掃墓。
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復(fù)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掃。
驛路:旅途。
驛:古時旅行時換馬宿夜的地方。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通過武鉅光復(fù)洛陽這一具體事件,表達了作者喜聞捷報的興奮心情。開篇兩句以贊嘆語氣寫初聞捷報時的感想,中間四句采用對比議論,指出金人企困長期占據(jù)中原的野心不會得逞,宋朝的中興指日可待,末兩句展望前景,充滿信心和樂觀精神。這首詩中充滿了作者的愛國熱情,文勢暢快又不乏轉(zhuǎn)折頓宕,音節(jié)韻律鏗鏘瀏亮,讀來使人想見詩人歡欣鼓舞、思緒萬千的神態(tài)。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朱厚熜《送毛伯溫》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