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放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張煌言《放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歌》原文
《放歌》
張煌言
吁嗟乎!
滄海揚塵兮日月盲,神州陸沉兮陵谷崩!
吁嗟乎!滄海揚塵兮日月盲,神州陸沉兮陵谷崩。
藐孤軍之屹立兮,呼癸呼庚。
余憫此孑遺兮,遂息機而寢兵。
方壺圓嶠兮,聊駕稅以薶名。
神龍魚腹兮,罹此豫且之罾。
余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
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
維彼文山兮,亦羈絏于燕京,
黃冠故鄉(xiāng)兮,非余心之所馨。
欲慷慨而自裁兮,既束縛而嚴(yán)更,
學(xué)謝公以絕粒兮,奈群喙之相并。
等鴻毛于一擲兮,何難談笑而委形,
憶唐臣之嚙齒兮,視鼎鑊其猶冰。
念先人之踐土兮,愧忠孝之無成。
翳嗣子于牢籠兮,痛宗祀之云傾。
已矣夫!荀瓊謝玉兮,亦有時而凋零。
余之浩氣兮,化為風(fēng)霆;
余之精魂兮,變?yōu)槿招恰?br />尚足留綱常于萬祀兮,垂節(jié)義于千齡。
夫何分孰為國祚兮,孰為家聲。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兮箕子之貞?
若以擬乎正氣兮,或無愧乎先生。
《放歌》譯文
唉,可悲??!
大海上塵霧彌漫,日月慘淡無光;
國家已是一片丘墟,山川全變了樣。
孤軍屹立在海島上,沒有衣,沒有糧;
只為憐憫這些遺民,才放下了刀槍。
權(quán)把小島作為避難的海外仙山,
誰料神龍竟葬身魚腹,投入羅網(wǎng)。
我活著是中國人,死了是大明臣民;
貴在有一寸丹心,生命何足重輕。
想起文天祥也曾被囚禁在燕京,
我并不希望能活著回家當(dāng)順民。
滿身鎖鏈和嚴(yán)密的防范不容我慷慨自盡,
想學(xué)謝疊山絕食,無奈又受眾人的阻梗。
生命于我如鴻毛,何難在談笑中隨時舍棄,
想到張睢陽的英勇,即便赴湯蹈火也不能使我畏懼。
難忘是先王的創(chuàng)業(yè),自愧有負(fù)于忠孝大義;
可痛是在獄中殺死我嗣子,使我宗祧斷絕。
一切都完了啊!
象荀悅、謝朓那樣的美才也免不了短命,
我死后,要把浩然之氣化為風(fēng)云雷霆,
要把精誠的魂魄變成日月和星辰。
好讓綱常永留后世,名節(jié)萬古長存。
國和家禍福連在一起,還有什么可分。
作歌表明我的意志,豈只為了仰慕古賢的德性。
把這種意志比之于正氣,或可無愧于文先生。
《放歌》的注釋
滄海句:滄海,大海。神州,中國的別稱。陸沉,國家變成丘墟的意思。陵谷崩,比喻世事的變遷。
呼癸呼庚:庚癸是軍糧的隱語;呼庚呼癸,表示乞糧的意思。
孑遺句:孑遺,遺民,《詩經(jīng).大雅.云漢》:“周余黎民,靡有孑遺”。息機,停止謀劃。寢兵,休兵,停戰(zhàn)。
方壺句:方壺,海中仙山名。圓嶠,弧形的山島。駕稅,即稅駕,休息的意思。薶同埋。
豫且句:豫是一種多疑的獸類;且是乘且,駿馬名,且同駔(zang),誤作疽。罾,一種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魚網(wǎng)。
寸丹:一寸丹心,忠心。
文山句:文天祥,字文山,被元兵捕送燕京囚禁。
黃冠句:黃冠,農(nóng)民的服裝。馨,馨香禱祝。
自裁句:自裁,自殺。嚴(yán)更,嚴(yán)厲執(zhí)行夜里打更,李白詩:“嚴(yán)更千戶肅”。
謝公句:謝公,指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謝枋得字疊山,宋亡后,元朝強迫他出來做官,他不肯,絕食而死?!▲櫭洌壶櫭扔鬏p。委形,舍棄生命。
唐臣句:唐臣,指張巡,見張巡《守睢陽作》作者簡介。鼎鑊,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放在鼎鑊里煮。
踐土:開辟疆土的意思。
翳:通殪,殺死。
荀瓊句:荀瓊,指荀悅,東漢時人,早慧,好著述。謝玉,指謝朓,南朝齊人,文章清麗,工詩,與謝靈運齊名,兩人均不壽。“瓊”、“玉”二字喻荀、謝二人的美質(zhì)。
綱常:三綱五常;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五常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些都是封建社會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這里指的是忠君愛國思想。
國祚:國家的福運。
箕子:商朝紂王的伯叔輩,紂王無道,箕子進諫不聽,于是披發(fā)佯狂為奴,周武王滅商后,很敬重他,封他在朝鮮而不以臣禮相待。
先生:指文天祥。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放歌》質(zhì)樸悲壯,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正如作者在另一則詩作中所寫“西子湖頭有我?guī)?rdquo;,這首詩字里行間蘊含了他堅決以文天祥等先賢為榜樣,慷慨赴義的豪情。雖然這種思想主要從忠君主義出發(fā),但是也和反抗異族侵略的愛國主義分不開的,因而其所表現(xiàn)的氣節(jié)是十分可貴的。
作者簡介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zhì)樸悲壯,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偓《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的原文翻譯
2、“孫道絢《南鄉(xiāng)子·春閨》”的原文翻譯
3、“龔翔麟《菩薩蠻·題畫》”的原文翻譯
4、“王之道《如夢令·一晌凝情無語》”的原文翻譯
5、“王國維《點絳唇·厚地高天》”的原文翻譯

《放歌》
張煌言
吁嗟乎!
滄海揚塵兮日月盲,神州陸沉兮陵谷崩!
吁嗟乎!滄海揚塵兮日月盲,神州陸沉兮陵谷崩。
藐孤軍之屹立兮,呼癸呼庚。
余憫此孑遺兮,遂息機而寢兵。
方壺圓嶠兮,聊駕稅以薶名。
神龍魚腹兮,罹此豫且之罾。
余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
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
維彼文山兮,亦羈絏于燕京,
黃冠故鄉(xiāng)兮,非余心之所馨。
欲慷慨而自裁兮,既束縛而嚴(yán)更,
學(xué)謝公以絕粒兮,奈群喙之相并。
等鴻毛于一擲兮,何難談笑而委形,
憶唐臣之嚙齒兮,視鼎鑊其猶冰。
念先人之踐土兮,愧忠孝之無成。
翳嗣子于牢籠兮,痛宗祀之云傾。
已矣夫!荀瓊謝玉兮,亦有時而凋零。
余之浩氣兮,化為風(fēng)霆;
余之精魂兮,變?yōu)槿招恰?br />尚足留綱常于萬祀兮,垂節(jié)義于千齡。
夫何分孰為國祚兮,孰為家聲。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兮箕子之貞?
若以擬乎正氣兮,或無愧乎先生。
《放歌》譯文
唉,可悲??!
大海上塵霧彌漫,日月慘淡無光;
國家已是一片丘墟,山川全變了樣。
孤軍屹立在海島上,沒有衣,沒有糧;
只為憐憫這些遺民,才放下了刀槍。
權(quán)把小島作為避難的海外仙山,
誰料神龍竟葬身魚腹,投入羅網(wǎng)。
我活著是中國人,死了是大明臣民;
貴在有一寸丹心,生命何足重輕。
想起文天祥也曾被囚禁在燕京,
我并不希望能活著回家當(dāng)順民。
滿身鎖鏈和嚴(yán)密的防范不容我慷慨自盡,
想學(xué)謝疊山絕食,無奈又受眾人的阻梗。
生命于我如鴻毛,何難在談笑中隨時舍棄,
想到張睢陽的英勇,即便赴湯蹈火也不能使我畏懼。
難忘是先王的創(chuàng)業(yè),自愧有負(fù)于忠孝大義;
可痛是在獄中殺死我嗣子,使我宗祧斷絕。
一切都完了啊!
象荀悅、謝朓那樣的美才也免不了短命,
我死后,要把浩然之氣化為風(fēng)云雷霆,
要把精誠的魂魄變成日月和星辰。
好讓綱常永留后世,名節(jié)萬古長存。
國和家禍福連在一起,還有什么可分。
作歌表明我的意志,豈只為了仰慕古賢的德性。
把這種意志比之于正氣,或可無愧于文先生。
《放歌》的注釋
滄海句:滄海,大海。神州,中國的別稱。陸沉,國家變成丘墟的意思。陵谷崩,比喻世事的變遷。
呼癸呼庚:庚癸是軍糧的隱語;呼庚呼癸,表示乞糧的意思。
孑遺句:孑遺,遺民,《詩經(jīng).大雅.云漢》:“周余黎民,靡有孑遺”。息機,停止謀劃。寢兵,休兵,停戰(zhàn)。
方壺句:方壺,海中仙山名。圓嶠,弧形的山島。駕稅,即稅駕,休息的意思。薶同埋。
豫且句:豫是一種多疑的獸類;且是乘且,駿馬名,且同駔(zang),誤作疽。罾,一種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魚網(wǎng)。
寸丹:一寸丹心,忠心。
文山句:文天祥,字文山,被元兵捕送燕京囚禁。
黃冠句:黃冠,農(nóng)民的服裝。馨,馨香禱祝。
自裁句:自裁,自殺。嚴(yán)更,嚴(yán)厲執(zhí)行夜里打更,李白詩:“嚴(yán)更千戶肅”。
謝公句:謝公,指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謝枋得字疊山,宋亡后,元朝強迫他出來做官,他不肯,絕食而死?!▲櫭洌壶櫭扔鬏p。委形,舍棄生命。
唐臣句:唐臣,指張巡,見張巡《守睢陽作》作者簡介。鼎鑊,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放在鼎鑊里煮。
踐土:開辟疆土的意思。
翳:通殪,殺死。
荀瓊句:荀瓊,指荀悅,東漢時人,早慧,好著述。謝玉,指謝朓,南朝齊人,文章清麗,工詩,與謝靈運齊名,兩人均不壽。“瓊”、“玉”二字喻荀、謝二人的美質(zhì)。
綱常:三綱五常;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五常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些都是封建社會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這里指的是忠君愛國思想。
國祚:國家的福運。
箕子:商朝紂王的伯叔輩,紂王無道,箕子進諫不聽,于是披發(fā)佯狂為奴,周武王滅商后,很敬重他,封他在朝鮮而不以臣禮相待。
先生:指文天祥。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放歌》質(zhì)樸悲壯,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正如作者在另一則詩作中所寫“西子湖頭有我?guī)?rdquo;,這首詩字里行間蘊含了他堅決以文天祥等先賢為榜樣,慷慨赴義的豪情。雖然這種思想主要從忠君主義出發(fā),但是也和反抗異族侵略的愛國主義分不開的,因而其所表現(xiàn)的氣節(jié)是十分可貴的。
作者簡介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zhì)樸悲壯,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偓《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的原文翻譯
2、“孫道絢《南鄉(xiāng)子·春閨》”的原文翻譯
3、“龔翔麟《菩薩蠻·題畫》”的原文翻譯
4、“王之道《如夢令·一晌凝情無語》”的原文翻譯
5、“王國維《點絳唇·厚地高天》”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張祜《隋堤懷古》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