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王世貞《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原文
《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譯文
《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的注釋
作者簡介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后七子”領(lǐng)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dú)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譯
2、“杜甫《秋雨嘆三首》”的原文翻譯
3、“李賀《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譯
4、“柳永《雪梅香·景蕭索》”的原文翻譯
5、“蔣捷《聲聲慢·秋聲》”的原文翻譯

《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原文
《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
王世貞
飛來五色鳥,自名為鳳皇。
千秋不一見,見者國祚昌。
饗以鐘鼓坐明堂,明堂饒梧竹,三日不鳴意何長。
晨不見鳳皇,鳳皇乃在東門之陰。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見鳳皇,鳳皇乃在西門之陰。媚蒼鷹,愿爾肉攫分遺腥。
梧桐長苦寒,竹實(shí)長苦饑。眾鳥驚相顧,不知鳳皇是欽?。
王世貞
飛來五色鳥,自名為鳳皇。
千秋不一見,見者國祚昌。
饗以鐘鼓坐明堂,明堂饒梧竹,三日不鳴意何長。
晨不見鳳皇,鳳皇乃在東門之陰。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見鳳皇,鳳皇乃在西門之陰。媚蒼鷹,愿爾肉攫分遺腥。
梧桐長苦寒,竹實(shí)長苦饑。眾鳥驚相顧,不知鳳皇是欽?。
《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譯文
飛來一只五色鳥,自稱就是那神奇的鳳凰。
吉祥的鳳凰千年難得一見,它出現(xiàn)則預(yù)示著國運(yùn)昌盛。
鳳凰被供奉在殿堂, 殿堂中有許多的梧桐青竹,可多日過去了人們都覺得奇怪,為何聽不到鳳凰歡快的鳴響!
鳳凰,鳳凰,這個(gè)鳳凰已不在殿堂。早晨它在東門的陰溝里啄食腐鼠,還啾啾唧唧地抱怨吃得不夠痛快。
傍晚它躲在西門外暗獻(xiàn)媚眼,乞求天上的蒼鷹分一些吃剩下的肉食。
呆在梧桐上受不住苦寒,吃著竹實(shí)更是饑餓難耐。 眾鳥聽了這些驚奇得相顧惶惑,不知道這鳳凰原是欽?偽裝。
《樂府變十九首·其七·欽?行》的注釋
欽?(péi):本是神話中的人物,后被天帝所殺,化而為大鶚,形狀像雕,有黑花紋,白頭,紅嘴,爪像虎足。傳說這種兇鳥出現(xiàn),就會有大戰(zhàn)爭。
鳳皇:即“鳳凰”,傳說中的神鳥,五色俱備,現(xiàn)則天下太平。
千秋不一見:極言鳳凰罕見。見,同“現(xiàn)”,下文中“見者”的“見”同。
國祚(zuò)昌:國家的福大。祚,福。昌,盛大。
饗(xiǎng)以鐘鼓坐明堂:奏著樂,把鳳凰請來供奉在大殿里。饗,通“享”,進(jìn)、獻(xiàn)。鐘鼓,泛指樂器。明堂,古代天子朝見諸侯的殿堂,這里借指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明堂饒梧竹:宮殿里有很多梧桐和竹實(shí)。饒,富足。梧竹,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子的果實(shí)不吃。
三日不鳴意何長:鳳凰多日不鳴叫,這又有什么深意呢?三日,多日。 乃:一作“鳳凰乃”。 東門之陰:東門的隱蔽處。
啄腐鼠:吃死老鼠。腐鼠,比喻庸俗者所珍視而賢者所鄙棄的賤物。
啾啾唧唧:欽?的嘀咕聲。
媚蒼鷹:討好蒼鷹。媚,獻(xiàn)媚。蒼鷹,一種猛禽,專食小鳥小獸。
愿爾肉攫(jué)分遺腥:希望你抓到肉,能分給些剩余的食物。爾,你,指蒼鷹。攫,用爪抓取。遺腥,吃剩下來的肉。
作者簡介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后七子”領(lǐng)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dú)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譯
2、“杜甫《秋雨嘆三首》”的原文翻譯
3、“李賀《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譯
4、“柳永《雪梅香·景蕭索》”的原文翻譯
5、“蔣捷《聲聲慢·秋聲》”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杜甫《枯棕》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