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絕句漫興九首》原文
《絕句漫興九首》
杜甫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絕句漫興九首》譯文
其一
這春色眼見客居他鄉(xiāng)的我正愁得無法排解,竟還無賴的蔓延到江亭!
你讓花兒開放就已經十分魯莽,還讓黃鶯對我喋喋不休地亂鳴。
其二
親手種的桃李樹不是沒主人,村野老人的院墻雖低也像家。
而現(xiàn)在春風竟然也來欺欺凌,晚上的春風吹折幾枝桃李花。
其三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過于低小,因此常常飛到這里筑巢。
燕子銜來筑巢的泥弄臟了我的琴和書,它們還不停地追逐飛蟲碰著了人。
其四
二月已經過去三月來到,漸漸老去的人遇到春天還能有幾次?
不要想身外無數(shù)的事情,先飲盡眼前的不多的杯中物。
其五
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著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
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其七
飄落在小路上的楊花碎片,就像鋪開的白氈子,點綴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銅錢似的一個疊著一個。
竹林里筍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筍,還沒有人注重它們,剛剛孵出的小水鴨子,在沙灘上依偎著母鴨甜甜地睡著。
其九
隔著門墻外面的楊柳樹,那柔弱細長的枝條,就好像那十五歲少女纖柔美好的細腰。古代女子十五歲正當青春,體態(tài)最為婀娜多姿,嫵媚而動人。
是誰說她早晨的時候不稱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來是被狂風折斷了枝條。
《絕句漫興九首》的注釋
漫興:隨興所至,信筆寫來。
芳洲:長滿花草的水中陸地。
顛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為放蕩不羈。
簡短詩意賞析
這組絕句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九首詩當為由春至夏相率寫出,表現(xiàn)了草堂一帶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思感觸。前七首寫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寫春去夏至之景。從內容看,詩亦有次第可尋。在章法上,九首詩雖各自獨立成篇,然逐章相承,首尾照應,有前后次第和內在脈絡。在技巧上,全詩用擬人手法,把春寫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新鮮生動的比喻,使景物展現(xiàn)出靈動活潑之姿。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雪夜感舊》”的原文翻譯
2、“陳與義《以事走郊外示友》”的原文翻譯
3、“李賀《長平箭頭歌》”的原文翻譯
4、“魚玄機《暮春有感寄友人》”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jié)》”的原文翻譯

《絕句漫興九首》
杜甫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絕句漫興九首》譯文
其一
這春色眼見客居他鄉(xiāng)的我正愁得無法排解,竟還無賴的蔓延到江亭!
你讓花兒開放就已經十分魯莽,還讓黃鶯對我喋喋不休地亂鳴。
其二
親手種的桃李樹不是沒主人,村野老人的院墻雖低也像家。
而現(xiàn)在春風竟然也來欺欺凌,晚上的春風吹折幾枝桃李花。
其三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過于低小,因此常常飛到這里筑巢。
燕子銜來筑巢的泥弄臟了我的琴和書,它們還不停地追逐飛蟲碰著了人。
其四
二月已經過去三月來到,漸漸老去的人遇到春天還能有幾次?
不要想身外無數(shù)的事情,先飲盡眼前的不多的杯中物。
其五
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著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
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其七
飄落在小路上的楊花碎片,就像鋪開的白氈子,點綴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銅錢似的一個疊著一個。
竹林里筍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筍,還沒有人注重它們,剛剛孵出的小水鴨子,在沙灘上依偎著母鴨甜甜地睡著。
其九
隔著門墻外面的楊柳樹,那柔弱細長的枝條,就好像那十五歲少女纖柔美好的細腰。古代女子十五歲正當青春,體態(tài)最為婀娜多姿,嫵媚而動人。
是誰說她早晨的時候不稱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來是被狂風折斷了枝條。
《絕句漫興九首》的注釋
漫興:隨興所至,信筆寫來。
芳洲:長滿花草的水中陸地。
顛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為放蕩不羈。
簡短詩意賞析
這組絕句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九首詩當為由春至夏相率寫出,表現(xiàn)了草堂一帶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思感觸。前七首寫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寫春去夏至之景。從內容看,詩亦有次第可尋。在章法上,九首詩雖各自獨立成篇,然逐章相承,首尾照應,有前后次第和內在脈絡。在技巧上,全詩用擬人手法,把春寫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新鮮生動的比喻,使景物展現(xiàn)出靈動活潑之姿。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雪夜感舊》”的原文翻譯
2、“陳與義《以事走郊外示友》”的原文翻譯
3、“李賀《長平箭頭歌》”的原文翻譯
4、“魚玄機《暮春有感寄友人》”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jié)》”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杜甫《成都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