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樓》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樓》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寄王舍人竹樓》原文
《寄王舍人竹樓》
李嘉祐
傲吏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fēng)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寄王舍人竹樓》譯文
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悠閑地笑著面對那些皇戚權(quán)貴,在西江伐取竹子,建起高高竹樓。
南風(fēng)吹來根本不用搖動蒲扇,頭戴“紗帽”與江邊的水鷗相對,安閑自在地歇息。
《寄王舍人竹樓》的注釋
王舍人: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傲吏: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達官顯貴。
西江:泛指江西一帶,其地多竹。
起:建造。
高樓:指竹樓。
蒲葵扇:用蒲葵葉制成的扇,俗稱蒲扇。
紗帽:夏季的涼帽。
閑眠:悠閑地午睡。
水鷗:即鷗鳥。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竹樓的安適和樓主的行動來達一種拋卻紅塵仕宦、鐘情獨自隱居的情懷和閑適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首句概括竹樓的主人的閑散,次句通過取竹建樓的行動具體描寫樓主的“閑”,第三句通過反襯手法寫出竹樓的舒適涼爽,末句寫主人在竹樓中的閑適生活。全詩意蘊豐美,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寄王舍人竹樓》
李嘉祐
傲吏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fēng)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寄王舍人竹樓》譯文
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悠閑地笑著面對那些皇戚權(quán)貴,在西江伐取竹子,建起高高竹樓。
南風(fēng)吹來根本不用搖動蒲扇,頭戴“紗帽”與江邊的水鷗相對,安閑自在地歇息。
《寄王舍人竹樓》的注釋
王舍人: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傲吏:不為禮法所屈的官吏。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達官顯貴。
西江:泛指江西一帶,其地多竹。
起:建造。
高樓:指竹樓。
蒲葵扇:用蒲葵葉制成的扇,俗稱蒲扇。
紗帽:夏季的涼帽。
閑眠:悠閑地午睡。
水鷗:即鷗鳥。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竹樓的安適和樓主的行動來達一種拋卻紅塵仕宦、鐘情獨自隱居的情懷和閑適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首句概括竹樓的主人的閑散,次句通過取竹建樓的行動具體描寫樓主的“閑”,第三句通過反襯手法寫出竹樓的舒適涼爽,末句寫主人在竹樓中的閑適生活。全詩意蘊豐美,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陶淵明《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