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汴河亭》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許渾《汴河亭》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汴河亭》原文
《汴河亭》
許渾
廣陵花盛帝東游,先劈昆侖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云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
《汴河亭》譯文
揚州百花盛開隋煬帝御舟東游,先將發(fā)源昆侖的黃河鑿渠分流。
驍勇的御林軍跟皇帝辭別京城,三千美麗的宮女登上了大龍舟。
喧闐的鼓聲響遏行云星辰閃動,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義軍歸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樓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陽樓。
《汴河亭》的注釋
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濟渠,流經今河南、安徽境,在泗縣入淮河,隋煬帝所開,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幸江都(今江蘇揚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開封市附近汴河之旁,傳為煬帝行宮故址。
廣陵:今江蘇揚州。帝:隋煬帝楊廣。
昆侖一派流:指黃河,舊說黃河發(fā)源于昆侖山,“先劈”即謂將黃河鑿渠分引。先劈昆侖:一作“光碧黃河”。
百二:指煬帝的禁衛(wèi)兵驍勇。象闕:亦稱象魏。古時宮廷門外有二臺,上作樓觀,兩觀對峙,中間闕然為道,乃懸掛法令之處。
凝云:濃云;密云。鼓震:謂鼓聲高鳴。
旗:一作“旌”。
四海義師:指天下反隋的義軍。歸:歸附。有道:指唐朝。
迷樓:(煬)帝顧左右曰:“雖真仙游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還似:一作“何異”。景陽樓:即景陽殿,南朝陳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后主與寵妃張麗華投此井,未死,為隋兵所執(zhí)。后世稱之為辱井。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煬帝楊廣東游廣陵的盛況,憑吊古跡,婉轉勸諷,抒發(fā)感慨。前三聯(lián)寫隋煬帝游幸江都豪奢情狀。先寫興起游興,再寫劈昆侖、修運河,前擁后簇的奢侈豪華場面。尾聯(lián)卒章顯志,以四海義師蜂起,天下終至歸唐,隋煬帝的“迷樓”恰如陳后主的“景陽樓”作結,點出其國亡身滅的可悲下場。全詩筆力勁健,氣勢雄壯,語言華美,意境闊大,且感慨深沉,譏諷無情。詩人對隋煬帝這個歷史亡靈的鞭撻,實際上是針對晚唐政治腐敗,統(tǒng)治者生活奢靡的現(xiàn)實而發(fā)的。
作者簡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濕,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后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汴河亭》
許渾
廣陵花盛帝東游,先劈昆侖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云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
《汴河亭》譯文
揚州百花盛開隋煬帝御舟東游,先將發(fā)源昆侖的黃河鑿渠分流。
驍勇的御林軍跟皇帝辭別京城,三千美麗的宮女登上了大龍舟。
喧闐的鼓聲響遏行云星辰閃動,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義軍歸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樓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陽樓。
《汴河亭》的注釋
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濟渠,流經今河南、安徽境,在泗縣入淮河,隋煬帝所開,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幸江都(今江蘇揚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開封市附近汴河之旁,傳為煬帝行宮故址。
廣陵:今江蘇揚州。帝:隋煬帝楊廣。
昆侖一派流:指黃河,舊說黃河發(fā)源于昆侖山,“先劈”即謂將黃河鑿渠分引。先劈昆侖:一作“光碧黃河”。
百二:指煬帝的禁衛(wèi)兵驍勇。象闕:亦稱象魏。古時宮廷門外有二臺,上作樓觀,兩觀對峙,中間闕然為道,乃懸掛法令之處。
凝云:濃云;密云。鼓震:謂鼓聲高鳴。
旗:一作“旌”。
四海義師:指天下反隋的義軍。歸:歸附。有道:指唐朝。
迷樓:(煬)帝顧左右曰:“雖真仙游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還似:一作“何異”。景陽樓:即景陽殿,南朝陳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后主與寵妃張麗華投此井,未死,為隋兵所執(zhí)。后世稱之為辱井。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煬帝楊廣東游廣陵的盛況,憑吊古跡,婉轉勸諷,抒發(fā)感慨。前三聯(lián)寫隋煬帝游幸江都豪奢情狀。先寫興起游興,再寫劈昆侖、修運河,前擁后簇的奢侈豪華場面。尾聯(lián)卒章顯志,以四海義師蜂起,天下終至歸唐,隋煬帝的“迷樓”恰如陳后主的“景陽樓”作結,點出其國亡身滅的可悲下場。全詩筆力勁健,氣勢雄壯,語言華美,意境闊大,且感慨深沉,譏諷無情。詩人對隋煬帝這個歷史亡靈的鞭撻,實際上是針對晚唐政治腐敗,統(tǒng)治者生活奢靡的現(xiàn)實而發(fā)的。
作者簡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濕,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后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杜牧《題武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