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州橋》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王安石《州橋》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州橋》原文
《州橋》
王安石
州橋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覺遙。
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
《州橋》譯文
當(dāng)年我在州橋上散步賞月,遙想金陵的鐘山;山中凄切急速的泉水聲,似乎近在耳畔。
今天我在金陵,聽著嗚咽的泉水潺潺;看著明月,又想起在州橋賞月的那晚。
《州橋》的注釋
州橋:也叫天漢橋,在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宣德門與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水。
山椒:山頂。這里指王安石在金陵的住宅不遠(yuǎn)的鐘山。
哀湍:指山間發(fā)出凄切聲音流得很快的溪流。
舊嗚咽:這里指依舊幽咽的泉水聲。
卻看:回頭看,這里有回想之意。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時,回想舊游汴京所作。前兩句是寫當(dāng)年在州橋踏月,想念自己在金陵的家;后兩句寫在金陵賞月,又因聽到當(dāng)年想象中的凄切而急速的溪聲,憶及汴京。前者的州橋是實寫,溪流是虛寫;后者的州橋是虛寫,溪流是實寫。所寫的虛實的不同,也就是時空的不同,如此交叉渲染,人事的變遷,情感的變化也就都包含融會了進去。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共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州橋》
王安石
州橋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覺遙。
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
《州橋》譯文
當(dāng)年我在州橋上散步賞月,遙想金陵的鐘山;山中凄切急速的泉水聲,似乎近在耳畔。
今天我在金陵,聽著嗚咽的泉水潺潺;看著明月,又想起在州橋賞月的那晚。
《州橋》的注釋
州橋:也叫天漢橋,在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宣德門與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水。
山椒:山頂。這里指王安石在金陵的住宅不遠(yuǎn)的鐘山。
哀湍:指山間發(fā)出凄切聲音流得很快的溪流。
舊嗚咽:這里指依舊幽咽的泉水聲。
卻看:回頭看,這里有回想之意。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時,回想舊游汴京所作。前兩句是寫當(dāng)年在州橋踏月,想念自己在金陵的家;后兩句寫在金陵賞月,又因聽到當(dāng)年想象中的凄切而急速的溪聲,憶及汴京。前者的州橋是實寫,溪流是虛寫;后者的州橋是虛寫,溪流是實寫。所寫的虛實的不同,也就是時空的不同,如此交叉渲染,人事的變遷,情感的變化也就都包含融會了進去。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共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鄭文焯《謁金門三首·其三》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