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別舍弟宗一》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柳宗元《別舍弟宗一》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別舍弟宗一》原文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殘魂 一作:殘紅)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別舍弟宗一》譯文
如今這殘缺的心靈,又遭遇兄弟離別,更加黯然神傷;兄弟倆越江相別,雙雙落淚,依依不舍。
獨自一人離開京城,投身六千里之外的蠻荒之地嶺南,十多年以來,歷經(jīng)無數(shù)次艱難險阻
嶺南山多林茂,瘴氣彌漫,天空常年烏云密布,遙想舍弟所去之地湖北江陵此時應(yīng)該是春盡夏來,水天一色。
相隔太遠(yuǎn),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夢,我會經(jīng)常在夢中見到郢地(湖北)的煙樹,但愿夢中見到弟弟。
《別舍弟宗一》的注釋
宗一:柳宗元從弟,生平事跡不詳。
零落:本指花、葉凋零飄落,此處用以自比遭貶漂泊。
黯然:形容別時心緒暗淡傷感。
雙: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詢《唐詩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詳所指,疑即柳州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粵江,這里指柳江。
去國:離開國都長安。
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極言貶所離京城之遠(yuǎn)。
萬死:指歷經(jīng)無數(shù)次艱難險阻。
投荒:貶逐到偏僻邊遠(yuǎn)的地區(qū)。
桂嶺:五嶺之一,在今廣西賀縣東北,山多桂樹,故名。柳州在桂嶺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对涂たh志》卷三十七《嶺南道賀州》載有桂嶺縣:“桂嶺在縣東十五里。”
瘴(zhàng):舊指熱帶山林中的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這里指分別時柳州的景色。
荊、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百家注柳集》引孫汝聽曰:“荊、郢,宗一將游之處。”何焯《義門讀書記》曰:“《韓非子》: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得相見,敏便于夢中往尋。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是作者送別堂弟柳宗一而作,為傷別并自傷之作,既表現(xiàn)了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fā)了作者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竄南荒的憤懣愁苦之情。首聯(lián)寫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舍;頷聯(lián)敘寫自己的政治遭遇,表現(xiàn)心中的不平和憤慨;頸聯(lián)寫景,用比興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尾聯(lián)表明自己處境不好,兄弟又遠(yuǎn)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現(xiàn)荊門煙樹的相思夢。全詩蒼茫勁健,雄渾闊遠(yuǎn),感慨深沉,感情濃烈,對仗工整,寫景抒情融合無間,深得后世詩評家稱賞。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xùn)|(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xué)家、儒學(xué)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xùn)|集》。因為他是河?xùn)|人,人稱柳河?xùn)|,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xùn)|柳氏,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dá)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殘魂 一作:殘紅)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別舍弟宗一》譯文
如今這殘缺的心靈,又遭遇兄弟離別,更加黯然神傷;兄弟倆越江相別,雙雙落淚,依依不舍。
獨自一人離開京城,投身六千里之外的蠻荒之地嶺南,十多年以來,歷經(jīng)無數(shù)次艱難險阻
嶺南山多林茂,瘴氣彌漫,天空常年烏云密布,遙想舍弟所去之地湖北江陵此時應(yīng)該是春盡夏來,水天一色。
相隔太遠(yuǎn),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夢,我會經(jīng)常在夢中見到郢地(湖北)的煙樹,但愿夢中見到弟弟。
《別舍弟宗一》的注釋
宗一:柳宗元從弟,生平事跡不詳。
零落:本指花、葉凋零飄落,此處用以自比遭貶漂泊。
黯然:形容別時心緒暗淡傷感。
雙: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詢《唐詩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詳所指,疑即柳州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粵江,這里指柳江。
去國:離開國都長安。
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極言貶所離京城之遠(yuǎn)。
萬死:指歷經(jīng)無數(shù)次艱難險阻。
投荒:貶逐到偏僻邊遠(yuǎn)的地區(qū)。
桂嶺:五嶺之一,在今廣西賀縣東北,山多桂樹,故名。柳州在桂嶺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对涂たh志》卷三十七《嶺南道賀州》載有桂嶺縣:“桂嶺在縣東十五里。”
瘴(zhàng):舊指熱帶山林中的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這里指分別時柳州的景色。
荊、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百家注柳集》引孫汝聽曰:“荊、郢,宗一將游之處。”何焯《義門讀書記》曰:“《韓非子》: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得相見,敏便于夢中往尋。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是作者送別堂弟柳宗一而作,為傷別并自傷之作,既表現(xiàn)了兄弟之間的骨肉之情,同時還抒發(fā)了作者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竄南荒的憤懣愁苦之情。首聯(lián)寫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舍;頷聯(lián)敘寫自己的政治遭遇,表現(xiàn)心中的不平和憤慨;頸聯(lián)寫景,用比興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尾聯(lián)表明自己處境不好,兄弟又遠(yuǎn)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現(xiàn)荊門煙樹的相思夢。全詩蒼茫勁健,雄渾闊遠(yuǎn),感慨深沉,感情濃烈,對仗工整,寫景抒情融合無間,深得后世詩評家稱賞。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xùn)|(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xué)家、儒學(xué)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xùn)|集》。因為他是河?xùn)|人,人稱柳河?xùn)|,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xùn)|柳氏,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dá)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白《金鄉(xiāng)送韋八之西京》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