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等《鄭人逃暑》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李昉等《鄭人逃暑》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鄭人逃暑》原文
《鄭人逃暑》
李昉等
鄭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及至暮,反席于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陰逾去,而其身逾濕,是巧于用晝而拙于用夕矣。
《鄭人逃暑》譯文
鄭國有個人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隨著太陽的移動樹的影子也移動,他就挪動自己的臥席跟著樹的陰影。等到了黃昏時分,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等到樹影隨著月亮移動時,他又隨著樹影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于露水沾濕了全身。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濕。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鄭人逃暑》的注釋
逃暑:避暑,乘涼。
孤林:獨立的一棵樹。
徙(xǐ):遷移,移動。
衽(rèn):臥席。
以:(用)來。
及:等到。
至:到了。
暮:黃昏。
席:睡。
于:在。
從:跟從。
露:露水。
濡(rú):沾濕。
逾:(通假字,通:“愈”),更加。
去:離開。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鄭人逃暑》
李昉等
鄭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及至暮,反席于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陰逾去,而其身逾濕,是巧于用晝而拙于用夕矣。
《鄭人逃暑》譯文
鄭國有個人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隨著太陽的移動樹的影子也移動,他就挪動自己的臥席跟著樹的陰影。等到了黃昏時分,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等到樹影隨著月亮移動時,他又隨著樹影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于露水沾濕了全身。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濕。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鄭人逃暑》的注釋
逃暑:避暑,乘涼。
孤林:獨立的一棵樹。
徙(xǐ):遷移,移動。
衽(rèn):臥席。
以:(用)來。
及:等到。
至:到了。
暮:黃昏。
席:睡。
于:在。
從:跟從。
露:露水。
濡(rú):沾濕。
逾:(通假字,通:“愈”),更加。
去:離開。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莊周《相濡以沫》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