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三》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三》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香菱詠月·其三》原文
《香菱詠月·其三》
曹雪芹
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yīng)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香菱詠月·其三》譯文
月亮的光華誰也難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質(zhì)地多清寒。廣袤的原野一片銀色傳來搗衣聲陣陣,雄雞報曉夜色將可闌可殘月仍掛天邊。秋江里漂泊的旅人聞笛聲更添愁緒,樓上傷情的少婦終夜里倦倚欄桿。惹得月宮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不使人們永遠團圓。
《香菱詠月·其三》的注釋
精華:月亮的光華。
半輪:殘月。
聞笛:聽見笛聲。
倚欄:倦倚欄桿。
緣:緣故,原因。
何:為什么。
簡短詩意賞析
詩的首聯(lián)起句就顯得氣勢不凡:“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表面上言濃密的云霧終究難以遮蓋純凈皎潔的月光,實則暗示象香菱這樣才情橫溢的女子總有一天會脫穎而出,從而傳達了學(xué)詩必能成功的堅定信念。次句把月亮形象與詩人的身世緊緊的聯(lián)系起來,詠月而又詠人,兩者水乳交融。
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于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nèi)務(wù)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yī)而逝。關(guān)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香菱詠月·其三》
曹雪芹
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yīng)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香菱詠月·其三》譯文
月亮的光華誰也難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質(zhì)地多清寒。廣袤的原野一片銀色傳來搗衣聲陣陣,雄雞報曉夜色將可闌可殘月仍掛天邊。秋江里漂泊的旅人聞笛聲更添愁緒,樓上傷情的少婦終夜里倦倚欄桿。惹得月宮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不使人們永遠團圓。
《香菱詠月·其三》的注釋
精華:月亮的光華。
半輪:殘月。
聞笛:聽見笛聲。
倚欄:倦倚欄桿。
緣:緣故,原因。
何:為什么。
簡短詩意賞析
詩的首聯(lián)起句就顯得氣勢不凡:“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表面上言濃密的云霧終究難以遮蓋純凈皎潔的月光,實則暗示象香菱這樣才情橫溢的女子總有一天會脫穎而出,從而傳達了學(xué)詩必能成功的堅定信念。次句把月亮形象與詩人的身世緊緊的聯(lián)系起來,詠月而又詠人,兩者水乳交融。
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于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nèi)務(wù)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yī)而逝。關(guān)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毛澤東《七絕·屈原》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