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敦煌太守后庭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岑參《敦煌太守后庭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敦煌太守后庭歌》原文
《敦煌太守后庭歌》
岑參
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太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里人種田。
敦煌耆舊鬢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
美人紅妝色正鮮,側(cè)垂高髻插金鈿。
醉坐藏鉤紅燭前,不知鉤在若個邊。
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此中樂事亦已偏。
《敦煌太守后庭歌》譯文
敦煌郡的太守既才且賢,郡中太平無事高枕而眠。
太守到來高山涌出泉水,黃沙地上農(nóng)人安心種田。
敦煌白發(fā)老人年高望重,衷心挽留太守連任幾年。
城頭月兒東升星斗滿天,后庭早已排下豪華酒筵。
美女濃妝艷抹容顏正美,側(cè)垂高高發(fā)髻頭插全鈿。
醉坐燭前玩起藏鉤之戲,不知鉤兒藏在哪個地方?
為您手中握起珊瑚之鞭,帶著醉意射中半段金錢,其中樂趣奇特難言!
《敦煌太守后庭歌》的注釋
敦煌:唐郡名,地處河西走廊西風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太守:即郡太守,地方行政長官。后庭:內(nèi)室。
高枕眠:高枕而眠,指對所理之事無憂無慮,十分放心。
?、翘?rdquo;二句:這里似借張守珪開墾敦煌故事來歌頌太守的政績。據(jù)《新唐書·張守珪傳》載:開元年間,以瓜州(即敦煌)為都護府,命張守珪為都督。郡內(nèi)土地充滿荒沙,十分貧瘠,而水渠又全被毀壞。張守珪暗中向上天禱告,有一天山水忽然來到,筑造堤防的樹木也順流而來,于是筑堤開渠,耕種者義同以往一樣安心耕作了。磧:沙地。
耆(qí)舊:年高望重之人。鬢皓然:鬢發(fā)雪白。皓,白。
更五年:即連任。唐制,地方官五年而任滿。
曲房:即題目所說“后庭”。錦筵:精美豪華的酒筵。
側(cè)垂高髻:高挽發(fā)髻,垂向一旁,似為當時流行發(fā)式。金鈿:金制的首飾。
藏鉤:古時的游戲?!端嚱?jīng)》:“藏鉤之戲,分為二曹,以交勝負”。以一鉤藏在數(shù)人之手,由當局者猜射。
若個:哪個。
珊瑚鞭:以珊瑚為裝飾的馬鞭。
射:猜度。半段黃金錢:似指金鉤。
偏:奇特。
簡短詩意賞析
前一部分六句著重頌揚敦煌太守的政績,反映了詩人為當?shù)厝嗣癜簿訕窐I(yè)而欣慰的感情;后半部分九句寫后庭酒筵場面,寫出了酒筵喜慶的氣氛,表現(xiàn)了詩人歡快的心情。
作者簡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伯夷頌》”的原文翻譯
2、“柳永《木蘭花·佳娘捧板花鈿簇》”的原文翻譯
3、“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的原文翻譯
4、“陶淵明《詠三良》”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眼約也應(yīng)虛》”的原文翻譯

《敦煌太守后庭歌》
岑參
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太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里人種田。
敦煌耆舊鬢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
美人紅妝色正鮮,側(cè)垂高髻插金鈿。
醉坐藏鉤紅燭前,不知鉤在若個邊。
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此中樂事亦已偏。
《敦煌太守后庭歌》譯文
敦煌郡的太守既才且賢,郡中太平無事高枕而眠。
太守到來高山涌出泉水,黃沙地上農(nóng)人安心種田。
敦煌白發(fā)老人年高望重,衷心挽留太守連任幾年。
城頭月兒東升星斗滿天,后庭早已排下豪華酒筵。
美女濃妝艷抹容顏正美,側(cè)垂高高發(fā)髻頭插全鈿。
醉坐燭前玩起藏鉤之戲,不知鉤兒藏在哪個地方?
為您手中握起珊瑚之鞭,帶著醉意射中半段金錢,其中樂趣奇特難言!
《敦煌太守后庭歌》的注釋
敦煌:唐郡名,地處河西走廊西風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太守:即郡太守,地方行政長官。后庭:內(nèi)室。
高枕眠:高枕而眠,指對所理之事無憂無慮,十分放心。
?、翘?rdquo;二句:這里似借張守珪開墾敦煌故事來歌頌太守的政績。據(jù)《新唐書·張守珪傳》載:開元年間,以瓜州(即敦煌)為都護府,命張守珪為都督。郡內(nèi)土地充滿荒沙,十分貧瘠,而水渠又全被毀壞。張守珪暗中向上天禱告,有一天山水忽然來到,筑造堤防的樹木也順流而來,于是筑堤開渠,耕種者義同以往一樣安心耕作了。磧:沙地。
耆(qí)舊:年高望重之人。鬢皓然:鬢發(fā)雪白。皓,白。
更五年:即連任。唐制,地方官五年而任滿。
曲房:即題目所說“后庭”。錦筵:精美豪華的酒筵。
側(cè)垂高髻:高挽發(fā)髻,垂向一旁,似為當時流行發(fā)式。金鈿:金制的首飾。
藏鉤:古時的游戲?!端嚱?jīng)》:“藏鉤之戲,分為二曹,以交勝負”。以一鉤藏在數(shù)人之手,由當局者猜射。
若個:哪個。
珊瑚鞭:以珊瑚為裝飾的馬鞭。
射:猜度。半段黃金錢:似指金鉤。
偏:奇特。
簡短詩意賞析
前一部分六句著重頌揚敦煌太守的政績,反映了詩人為當?shù)厝嗣癜簿訕窐I(yè)而欣慰的感情;后半部分九句寫后庭酒筵場面,寫出了酒筵喜慶的氣氛,表現(xiàn)了詩人歡快的心情。
作者簡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伯夷頌》”的原文翻譯
2、“柳永《木蘭花·佳娘捧板花鈿簇》”的原文翻譯
3、“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的原文翻譯
4、“陶淵明《詠三良》”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眼約也應(yīng)虛》”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劉駕《賈客詞》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