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次元明韻寄子由》原文
《次元明韻寄子由》
黃庭堅
半世交親隨逝水,幾人圖畫入凌煙?
春風(fēng)春雨花經(jīng)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銅章行問道,定知石友許忘年。
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
《次元明韻寄子由》譯文
半世交往,親密的情誼像流水般地過去,有幾人能建立功名,繪像在凌煙?
又是春風(fēng),又是春雨,又是番春花過眼;我悵望著江南,悵望著江北,只見到波浪拍天。
我想解下銅印辭去官職前去尋求人生的真諦,知道你這位金石之友一定不會嫌棄,彼此忘掉年齡輩分的界限。
我們都深深地思念著自己的兄長,但欲歸不得,日月相催,都已是白發(fā)蒼顏。
《次元明韻寄子由》的注釋
元明:黃庭堅的哥哥黃大臨的字。
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元明有詩寄與在筠州(今江西高安懸)監(jiān)鹽酒稅的子由,庭堅依其用韻次第同作。
交親:指相互親近,友好交往。
逝水:暗用《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凌煙:閣名,在唐代長安太極宮內(nèi)。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畫家閻立本將功臣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畫在閣內(nèi),以表彰他們的勛勞。這兩句是說他們兄弟交好,已有多年,但都在政爭中遭到失敗,時光像流水般過去了,卻沒有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經(jīng)眼:過目。
銅章:指縣令的印,史容注引《漢官儀》:“縣令秩五百石,銅章墨綬。”
行:將。
問道:就是要向子由學(xué)道。出于《莊子·在宥》:“黃帝聞廣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見之,曰:‘敢問至道之精。’”
石友:指志同道合的金石之交。指子由。潘岳《金谷詩》:“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晉書·潘岳傳》)
忘年:指朋友投契,不計年歲的大小差別。梁何遜弱冠有才,范云對他很稱賞,“因結(jié)忘年交好”(《梁書·文學(xué)·何遜傳》)。蘇轍比黃庭堅大七歲。許忘年,是說料想子由定會同意自己的要求。
脊令:借指兄弟。“脊令”是一種水鳥,朱熹《集傳》:“脊令飛則鳴,行則搖,有急難之意,故以起興。”后人常用“脊令”借指兄弟?!对娊?jīng)·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雪滿顛:比喻白發(fā)滿頭。
簡短詩意賞析
首句平平而起,感慨年華猶如逝水,筆勢很坦蕩。次句提出問題,指出朋友中這么多人,有誰能夠建功立業(yè)圖形凌煙閣呢?問得很自然,稍見有一絲不平之氣透出,但不是劍拔弩張式的直露刻薄語。詩雖然用對偶,因為用的是流水對,語氣直貫,既均齊又不呆板,這樣作對是黃庭堅的拿手好戲。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勸學(xué)》”的原文翻譯
2、“王維《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譯
3、“李白《司馬將軍歌》”的原文翻譯
4、“高適《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灞岸》”的原文翻譯

《次元明韻寄子由》
黃庭堅
半世交親隨逝水,幾人圖畫入凌煙?
春風(fēng)春雨花經(jīng)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銅章行問道,定知石友許忘年。
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
《次元明韻寄子由》譯文
半世交往,親密的情誼像流水般地過去,有幾人能建立功名,繪像在凌煙?
又是春風(fēng),又是春雨,又是番春花過眼;我悵望著江南,悵望著江北,只見到波浪拍天。
我想解下銅印辭去官職前去尋求人生的真諦,知道你這位金石之友一定不會嫌棄,彼此忘掉年齡輩分的界限。
我們都深深地思念著自己的兄長,但欲歸不得,日月相催,都已是白發(fā)蒼顏。
《次元明韻寄子由》的注釋
元明:黃庭堅的哥哥黃大臨的字。
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元明有詩寄與在筠州(今江西高安懸)監(jiān)鹽酒稅的子由,庭堅依其用韻次第同作。
交親:指相互親近,友好交往。
逝水:暗用《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凌煙:閣名,在唐代長安太極宮內(nèi)。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畫家閻立本將功臣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畫在閣內(nèi),以表彰他們的勛勞。這兩句是說他們兄弟交好,已有多年,但都在政爭中遭到失敗,時光像流水般過去了,卻沒有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經(jīng)眼:過目。
銅章:指縣令的印,史容注引《漢官儀》:“縣令秩五百石,銅章墨綬。”
行:將。
問道:就是要向子由學(xué)道。出于《莊子·在宥》:“黃帝聞廣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見之,曰:‘敢問至道之精。’”
石友:指志同道合的金石之交。指子由。潘岳《金谷詩》:“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晉書·潘岳傳》)
忘年:指朋友投契,不計年歲的大小差別。梁何遜弱冠有才,范云對他很稱賞,“因結(jié)忘年交好”(《梁書·文學(xué)·何遜傳》)。蘇轍比黃庭堅大七歲。許忘年,是說料想子由定會同意自己的要求。
脊令:借指兄弟。“脊令”是一種水鳥,朱熹《集傳》:“脊令飛則鳴,行則搖,有急難之意,故以起興。”后人常用“脊令”借指兄弟?!对娊?jīng)·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雪滿顛:比喻白發(fā)滿頭。
簡短詩意賞析
首句平平而起,感慨年華猶如逝水,筆勢很坦蕩。次句提出問題,指出朋友中這么多人,有誰能夠建功立業(yè)圖形凌煙閣呢?問得很自然,稍見有一絲不平之氣透出,但不是劍拔弩張式的直露刻薄語。詩雖然用對偶,因為用的是流水對,語氣直貫,既均齊又不呆板,這樣作對是黃庭堅的拿手好戲。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勸學(xué)》”的原文翻譯
2、“王維《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譯
3、“李白《司馬將軍歌》”的原文翻譯
4、“高適《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灞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白《送賀賓客歸越》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