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嘉祐《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原文
《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
李嘉祐
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
無人花色慘,多雨鳥聲寒。
黃霸初臨郡,陶潛未罷官。
乘春務(wù)征伐,誰肯問凋殘。
《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譯文
從常州回江陰的路上,所到之處到處都是空蕩蕩的籬笆院落,頹敗的江村景象讓人觸目驚心。
因為少有人跡,路邊的野花看上去顏色慘淡;頻繁的春雨,使鳥鳴聽上去也滿含寒意。
上官才剛剛上任,我也還沒有辭官而去。
今年春天,首要的任務(wù)是平息戰(zhàn)亂,誰還有心來關(guān)心民生的凋敝、江村的殘破?
《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的注釋
春務(wù):春季的農(nóng)事。
簡短詩意賞析
首聯(lián)“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前句是直接看到的,后句說不忍看,卻偏還要看,江村的殘破避無可避,直擊人心。頷聯(lián)是本詩的精華所在,可見詩人遣詞造句的功力。前句是視覺的感受,花色本不會因為戰(zhàn)爭而有所改變,但在詩人看來,人民的悲慘境遇卻通過花色反映了出來,賦予的花色別樣的意味。后句是聽覺的感受,雖然寫的是聲音,卻同樣賦予了鳥鳴聲以感情色彩,一個寒字,反映了詩人當時的心情。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隱約地表達了亂后初定,詩人意圖收拾殘局,重新經(jīng)營民生的愿望。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局的無奈和彷徨。
作者簡介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
李嘉祐
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
無人花色慘,多雨鳥聲寒。
黃霸初臨郡,陶潛未罷官。
乘春務(wù)征伐,誰肯問凋殘。
《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譯文
從常州回江陰的路上,所到之處到處都是空蕩蕩的籬笆院落,頹敗的江村景象讓人觸目驚心。
因為少有人跡,路邊的野花看上去顏色慘淡;頻繁的春雨,使鳥鳴聽上去也滿含寒意。
上官才剛剛上任,我也還沒有辭官而去。
今年春天,首要的任務(wù)是平息戰(zhàn)亂,誰還有心來關(guān)心民生的凋敝、江村的殘破?
《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的注釋
春務(wù):春季的農(nóng)事。
簡短詩意賞析
首聯(lián)“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前句是直接看到的,后句說不忍看,卻偏還要看,江村的殘破避無可避,直擊人心。頷聯(lián)是本詩的精華所在,可見詩人遣詞造句的功力。前句是視覺的感受,花色本不會因為戰(zhàn)爭而有所改變,但在詩人看來,人民的悲慘境遇卻通過花色反映了出來,賦予的花色別樣的意味。后句是聽覺的感受,雖然寫的是聲音,卻同樣賦予了鳥鳴聲以感情色彩,一個寒字,反映了詩人當時的心情。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隱約地表達了亂后初定,詩人意圖收拾殘局,重新經(jīng)營民生的愿望。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局的無奈和彷徨。
作者簡介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戎昱《塞下曲》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