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祖《萬里橋記》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文言文
文言文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劉光祖《萬里橋記》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里橋記》原文
《萬里橋記》
劉光祖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為蜀萬世利。今萬里橋之水,蓋秦渠也。其后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義懷而服之,法度修明,禮樂幾于可復。古今相傳,孔明于此送吳使張溫,曰:“此水下至揚州萬里。”后因以名?;騽t曰,費祎聘吳,孔明送之至此,曰:“萬里之道,從此始也。”孔明沒又千載,橋之遺跡亦粗具,非有所甚壯麗偉觀也。以千載之間,人事更幾興廢,而橋獨以孔明故,傳之亡窮。其說雖殊,名橋之義則一。
厥今天下,兼有吳蜀。朝廷命帥,其遠萬里。其于此橋,孰不懷古以圖今,追孔明之道德勛庸而思仿佛其行事?侍御趙公之鎮(zhèn)蜀也,始至,謁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諸葛公,三代遺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與于此?”今其遺跡所存尚多,而萬里橋者乃通吳之故事。前帥沈公常修廣之,猶陋,弗稱,且易壞,久將莫支。則命釃水,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風煙渺然,岸木秀而川景麗。公與客登此,蓋未嘗不徘徊而四顧也。茲橋也,過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眾矣。如公所懷,風景抑末耳。
公命光祖為之記,記其大者而遺其細。若曰橋美名,公又與之為美觀,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
《萬里橋記》譯文
自從秦代設置太守,李冰開通二渠道,為蜀地帶來萬世的利益?,F(xiàn)在萬里橋的水,大概就是秦渠。這之后諸葛亮(字孔明)治理蜀地,憑公信仁義的情懷讓所有的人都信服,治理得法制清明,條理井然,禮樂之道差不多都得到恢復。古今都相傳,孔明在這里送別吳國使者張溫,說:“這里的水流淌到揚州有萬里之遙。”后一詞為之命名。有人則說,費祎訪問東吳,孔明送他到這里,說:“萬里的道路,是從這里開始。”諸葛亮去世千年,橋的遺跡也大致具備了,不是怎么的雄奇壯麗。千年之間,人間世事又經(jīng)歷了多少次興盛衰亡,而這座橋唯獨因為孔明的緣故,留存下來,沒有盡頭。這些說法雖然不同,但都是名橋的一種方式。
那時的天下,有吳蜀兩朝。朝廷任命將帥,他不遠萬里來到這里。他看到這座橋,誰不感懷古代而謀劃當今,追念孔明的道德功績而想著仿照他那樣去做事?侍御趙公鎮(zhèn)守蜀地,才到,拜謁孔明祠堂,就命令修繕它。每次都說:“諸葛亮,是三代遺留的才俊。用法律可是人們不怨恨,主持政治可是主君不猜疑,不是把天下看成是大家的,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現(xiàn)在他的遺跡尚存在還有很多,萬里橋就是他通吳國的故事。前任軍帥沈公常修繕并擴大它,還是很簡陋,不聞名,況且容易毀壞,時間長了就不能支撐。救命疏導河水,把五道梁板全部更換并且用木頭制作屋子在上面。風煙浩渺,岸上樹木茂盛并且山川秀美。沈公與客人經(jīng)常登臨此處,大概沒有不徘徊和四面觀看的。這座橋,經(jīng)過卻不能觀賞,觀賞卻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像沈公這樣感懷,風景應不是根本的。
沈公名光祖為之做記,記錄下它的大胸懷而舍棄它的細枝末節(jié)。如果說橋的名字美,沈公又給它以美化,那是不了解沈公的人。了解沈公的,沒有超過光祖的了。
《萬里橋記》的注釋
聘:訪。
勛庸:功績。
仿佛:相仿。
釃:疏導。
末:非根本的。
作者簡介
劉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簡州陽安人。生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卒于宋寧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歲,登進士第。除劍南東川節(jié)度推官。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生查子·秋社》”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雨后秋涼》”的原文翻譯
3、“杜牧《秋霽寄遠》”的原文翻譯
4、“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清平樂·凄凄切切》”的原文翻譯
《萬里橋記》
劉光祖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為蜀萬世利。今萬里橋之水,蓋秦渠也。其后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義懷而服之,法度修明,禮樂幾于可復。古今相傳,孔明于此送吳使張溫,曰:“此水下至揚州萬里。”后因以名?;騽t曰,費祎聘吳,孔明送之至此,曰:“萬里之道,從此始也。”孔明沒又千載,橋之遺跡亦粗具,非有所甚壯麗偉觀也。以千載之間,人事更幾興廢,而橋獨以孔明故,傳之亡窮。其說雖殊,名橋之義則一。
厥今天下,兼有吳蜀。朝廷命帥,其遠萬里。其于此橋,孰不懷古以圖今,追孔明之道德勛庸而思仿佛其行事?侍御趙公之鎮(zhèn)蜀也,始至,謁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諸葛公,三代遺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與于此?”今其遺跡所存尚多,而萬里橋者乃通吳之故事。前帥沈公常修廣之,猶陋,弗稱,且易壞,久將莫支。則命釃水,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風煙渺然,岸木秀而川景麗。公與客登此,蓋未嘗不徘徊而四顧也。茲橋也,過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眾矣。如公所懷,風景抑末耳。
公命光祖為之記,記其大者而遺其細。若曰橋美名,公又與之為美觀,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
《萬里橋記》譯文
自從秦代設置太守,李冰開通二渠道,為蜀地帶來萬世的利益?,F(xiàn)在萬里橋的水,大概就是秦渠。這之后諸葛亮(字孔明)治理蜀地,憑公信仁義的情懷讓所有的人都信服,治理得法制清明,條理井然,禮樂之道差不多都得到恢復。古今都相傳,孔明在這里送別吳國使者張溫,說:“這里的水流淌到揚州有萬里之遙。”后一詞為之命名。有人則說,費祎訪問東吳,孔明送他到這里,說:“萬里的道路,是從這里開始。”諸葛亮去世千年,橋的遺跡也大致具備了,不是怎么的雄奇壯麗。千年之間,人間世事又經(jīng)歷了多少次興盛衰亡,而這座橋唯獨因為孔明的緣故,留存下來,沒有盡頭。這些說法雖然不同,但都是名橋的一種方式。
那時的天下,有吳蜀兩朝。朝廷任命將帥,他不遠萬里來到這里。他看到這座橋,誰不感懷古代而謀劃當今,追念孔明的道德功績而想著仿照他那樣去做事?侍御趙公鎮(zhèn)守蜀地,才到,拜謁孔明祠堂,就命令修繕它。每次都說:“諸葛亮,是三代遺留的才俊。用法律可是人們不怨恨,主持政治可是主君不猜疑,不是把天下看成是大家的,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現(xiàn)在他的遺跡尚存在還有很多,萬里橋就是他通吳國的故事。前任軍帥沈公常修繕并擴大它,還是很簡陋,不聞名,況且容易毀壞,時間長了就不能支撐。救命疏導河水,把五道梁板全部更換并且用木頭制作屋子在上面。風煙浩渺,岸上樹木茂盛并且山川秀美。沈公與客人經(jīng)常登臨此處,大概沒有不徘徊和四面觀看的。這座橋,經(jīng)過卻不能觀賞,觀賞卻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像沈公這樣感懷,風景應不是根本的。
沈公名光祖為之做記,記錄下它的大胸懷而舍棄它的細枝末節(jié)。如果說橋的名字美,沈公又給它以美化,那是不了解沈公的人。了解沈公的,沒有超過光祖的了。
《萬里橋記》的注釋
聘:訪。
勛庸:功績。
仿佛:相仿。
釃:疏導。
末:非根本的。
作者簡介
劉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簡州陽安人。生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卒于宋寧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歲,登進士第。除劍南東川節(jié)度推官。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生查子·秋社》”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雨后秋涼》”的原文翻譯
3、“杜牧《秋霽寄遠》”的原文翻譯
4、“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清平樂·凄凄切切》”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沈括《虹》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