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原文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譯文
梅花開滿了路邊,亭亭而立,花容艷麗;未到時節(jié)就開放了,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
嫦娥與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樣子;青霄玉女之冷峭勝過了嚴霜。
手中空握滿把的梅花,卻不知寄往何方;與梅花傷心離別的時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憤欲絕。
梅花為了誰造成了過早開花,而不等到報春才開花,成為舊歷新年時的香花呢?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的注釋
扶風(fēng):即今陜西扶風(fēng)縣。
匝路亭亭艷:匝(z?。┞?,圍繞著路;亭亭,昂然挺立的樣子。
非時裛裛香:非時,不合時宜,農(nóng)歷十,一月不是開花的時節(jié),梅花卻開了,所以說“非時”;裛裛(yìyì),氣味郁盛的樣子。
素娥惟與月:素娥,嫦娥;惟與,只給。
青女:霜神。
贈遠虛盈手:贈遠,折梅寄贈遠方的親朋;虛,空;盈手,滿手。
傷離適斷腸:傷離,因為離別而感傷;適,正。
早秀:早開花。十一月中旬開的梅花,是早開的梅花。
不待作年芳:待,等待。作年芳,為迎接新年而開花芬芳。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主要歌詠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經(jīng)迎風(fēng)怒放的早梅,即名為詠梅,實為抒懷,借早梅寫照自己早慧、早名而卻因此受到排斥,不能夠進入朝廷去貢獻自己才學(xué)的坎坷不遇的身世。詠物中暗寓抒情,不即不離,若即若離。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蘇軾《永遇樂·長憶別時》”的原文翻譯
2、“謝靈運《行田登海口盤嶼山》”的原文翻譯
3、“李煜《長相思·一重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溝上梅花欲發(fā)》”的原文翻譯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譯文
梅花開滿了路邊,亭亭而立,花容艷麗;未到時節(jié)就開放了,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
嫦娥與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樣子;青霄玉女之冷峭勝過了嚴霜。
手中空握滿把的梅花,卻不知寄往何方;與梅花傷心離別的時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憤欲絕。
梅花為了誰造成了過早開花,而不等到報春才開花,成為舊歷新年時的香花呢?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的注釋
扶風(fēng):即今陜西扶風(fēng)縣。
匝路亭亭艷:匝(z?。┞?,圍繞著路;亭亭,昂然挺立的樣子。
非時裛裛香:非時,不合時宜,農(nóng)歷十,一月不是開花的時節(jié),梅花卻開了,所以說“非時”;裛裛(yìyì),氣味郁盛的樣子。
素娥惟與月:素娥,嫦娥;惟與,只給。
青女:霜神。
贈遠虛盈手:贈遠,折梅寄贈遠方的親朋;虛,空;盈手,滿手。
傷離適斷腸:傷離,因為離別而感傷;適,正。
早秀:早開花。十一月中旬開的梅花,是早開的梅花。
不待作年芳:待,等待。作年芳,為迎接新年而開花芬芳。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主要歌詠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經(jīng)迎風(fēng)怒放的早梅,即名為詠梅,實為抒懷,借早梅寫照自己早慧、早名而卻因此受到排斥,不能夠進入朝廷去貢獻自己才學(xué)的坎坷不遇的身世。詠物中暗寓抒情,不即不離,若即若離。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蘇軾《永遇樂·長憶別時》”的原文翻譯
2、“謝靈運《行田登海口盤嶼山》”的原文翻譯
3、“李煜《長相思·一重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溝上梅花欲發(fā)》”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查冬榮《清稗類鈔·詠羅浮藤杖所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