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紅繡鞋·天臺瀑布寺》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元曲精選
元曲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張可久《紅繡鞋·天臺瀑布寺》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原文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
張可久
絕頂峰攢雪劍,懸崖水掛冰簾,倚樹哀猿弄云尖。血華啼杜宇,陰洞吼飛廉。比人心,山未險。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譯文
尖削的山峰像閃著寒光的寶劍聚集在一起,懸崖上掛著一張張冰簾。倚著樹猿猴哀鳴飛躍戲耍在云間。杜鵑啼血,鮮血變成了鮮紅的杜鵑花,陰洞里狂風(fēng)在怒吼。但是與人心相比,這山峰并不算險惡。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的注釋
中呂:宮調(diào)名。紅繡鞋:曲牌名。
天臺:山名,在浙江省天臺縣北。
瀑布寺:未詳。內(nèi)容與寺廟無涉,“寺”字疑為衍文。
攢:聚積。
雪劍:寒光閃灼的寶劍,喻群峰。
冰簾:指瀑布。
哀猿:叫聲凄厲的鋯猿猴。
弄云尖:在白云繚繞的山巔帝叫、嬉戲。
“血華”句:即“杜宇啼血華”,謂杜鵑啼血,鮮血變成了鮮紅的杜鵑花。華,同“花”。
飛廉:風(fēng)伯,傳說中的風(fēng)神,此指風(fēng)。
“比人心”二句:謂同人心相比,這山峰并不算險惡。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小令極力刻畫天臺山高峻、險絕、陰森、寒冷的自然景觀。“攢雪劍”,“掛冰簾”使畫面具有動感。然而,這些描寫不過是為針砭世情作鋪墊。末句筆鋒陡然一轉(zhuǎn),“比人心山未險”,比起世態(tài)之炎涼,人心之險惡,陡峭的山崖,山間的陰冷都算不了什么。此曲別具一格,它借寫景來諷刺世情,借山勢之險惡抒寫人心更險惡,從中可見作者對元代世道危艱、人心險惡的社會現(xiàn)實的慨嘆與憤懣。這種風(fēng)格剛健,以景取譬,直抒感慨的作品,在張可久曲中并不多見。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
張可久
絕頂峰攢雪劍,懸崖水掛冰簾,倚樹哀猿弄云尖。血華啼杜宇,陰洞吼飛廉。比人心,山未險。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譯文
尖削的山峰像閃著寒光的寶劍聚集在一起,懸崖上掛著一張張冰簾。倚著樹猿猴哀鳴飛躍戲耍在云間。杜鵑啼血,鮮血變成了鮮紅的杜鵑花,陰洞里狂風(fēng)在怒吼。但是與人心相比,這山峰并不算險惡。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的注釋
中呂:宮調(diào)名。紅繡鞋:曲牌名。
天臺:山名,在浙江省天臺縣北。
瀑布寺:未詳。內(nèi)容與寺廟無涉,“寺”字疑為衍文。
攢:聚積。
雪劍:寒光閃灼的寶劍,喻群峰。
冰簾:指瀑布。
哀猿:叫聲凄厲的鋯猿猴。
弄云尖:在白云繚繞的山巔帝叫、嬉戲。
“血華”句:即“杜宇啼血華”,謂杜鵑啼血,鮮血變成了鮮紅的杜鵑花。華,同“花”。
飛廉:風(fēng)伯,傳說中的風(fēng)神,此指風(fēng)。
“比人心”二句:謂同人心相比,這山峰并不算險惡。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小令極力刻畫天臺山高峻、險絕、陰森、寒冷的自然景觀。“攢雪劍”,“掛冰簾”使畫面具有動感。然而,這些描寫不過是為針砭世情作鋪墊。末句筆鋒陡然一轉(zhuǎn),“比人心山未險”,比起世態(tài)之炎涼,人心之險惡,陡峭的山崖,山間的陰冷都算不了什么。此曲別具一格,它借寫景來諷刺世情,借山勢之險惡抒寫人心更險惡,從中可見作者對元代世道危艱、人心險惡的社會現(xiàn)實的慨嘆與憤懣。這種風(fēng)格剛健,以景取譬,直抒感慨的作品,在張可久曲中并不多見。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吳西逸《清江引·秋居》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