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原文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林逋
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后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shí)飛獨(dú)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譯文
黃昏時(shí)分,憑欄何處,思緒才如此飄渺無際?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閣西邊幽僻的僧房。
縱目遠(yuǎn)眺,映入眼簾的森森樹林,陰陰寺院,暗淡得像一幀退了色的古畫;而葑田塊塊,在水面上零星飄蕩,又仿佛是棋盤上割下來的方格子。
秋色蒼然,萬物蕭索,惟有歸鳥偶爾掠過;夕陽西沉,安謐、朦朧,但見寒煙縷縷升起。
更愛它與我的廬舍鄰近。等那雪花紛飛之時(shí),我要重來,觀賞那銀裝素裹的景致。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的注釋
孤山:指浙江杭州西湖的孤山,時(shí)詩人隱居在此。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佛教稱具備德智善行的人。用作和尚的尊稱。寫望:寫望見之景。
底處:何處。闌:同“欄”,欄桿。眇(miǎo):通“渺”,遠(yuǎn)貌。此處指思緒悠長。
偏:側(cè)。
“陰沉”句:意謂色澤黯淡的林間寺廟像一幅畫。陰沉:色澤黯淡。
“零落”句:意謂零星飄在水面上的一塊塊架田就像棋盤上的方格子。枰(píng):棋盤。此處以棋盤方格喻架田。葑(fèng)上田:葑,菰根,即茭白根。葑上田,又稱架田,在沼澤中以木作架,鋪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農(nóng)田。
廬:房舍。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所見的日暮秋景,表現(xiàn)了詩人的恬淡心境以及對隱居生活的眷戀。此詩比喻貼切,意境幽寂。
作者簡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fù),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shí)刻苦好學(xué),通曉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jié)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林逋
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后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shí)飛獨(dú)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譯文
黃昏時(shí)分,憑欄何處,思緒才如此飄渺無際?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閣西邊幽僻的僧房。
縱目遠(yuǎn)眺,映入眼簾的森森樹林,陰陰寺院,暗淡得像一幀退了色的古畫;而葑田塊塊,在水面上零星飄蕩,又仿佛是棋盤上割下來的方格子。
秋色蒼然,萬物蕭索,惟有歸鳥偶爾掠過;夕陽西沉,安謐、朦朧,但見寒煙縷縷升起。
更愛它與我的廬舍鄰近。等那雪花紛飛之時(shí),我要重來,觀賞那銀裝素裹的景致。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的注釋
孤山:指浙江杭州西湖的孤山,時(shí)詩人隱居在此。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佛教稱具備德智善行的人。用作和尚的尊稱。寫望:寫望見之景。
底處:何處。闌:同“欄”,欄桿。眇(miǎo):通“渺”,遠(yuǎn)貌。此處指思緒悠長。
偏:側(cè)。
“陰沉”句:意謂色澤黯淡的林間寺廟像一幅畫。陰沉:色澤黯淡。
“零落”句:意謂零星飄在水面上的一塊塊架田就像棋盤上的方格子。枰(píng):棋盤。此處以棋盤方格喻架田。葑(fèng)上田:葑,菰根,即茭白根。葑上田,又稱架田,在沼澤中以木作架,鋪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農(nóng)田。
廬:房舍。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所見的日暮秋景,表現(xiàn)了詩人的恬淡心境以及對隱居生活的眷戀。此詩比喻貼切,意境幽寂。
作者簡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fù),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shí)刻苦好學(xué),通曉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jié)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溫庭筠《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