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哨遍·春詞》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蘇軾《哨遍·春詞》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哨遍·春詞》原文
《哨遍·春詞》
蘇軾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yǎng)花天氣。一霎暖風回芳草,榮光浮動,掩皺銀塘水。方杏靨勻酥,花須吐繡,園林排比紅翠。見乳燕捎蝶過繁枝。忽一線爐香逐游絲。晝永人間,獨立斜陽,晚來情味。
便乘興攜將佳麗。深入芳菲里。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伶俐??淳o約羅裙,急趨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云際。任滿頭紅雨落花飛。漸鳷鵲樓西玉蟾低。尚徘徊、未盡歡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間世。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醉鄉(xiāng)路穩(wěn)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哨遍·春詞》譯文
醒來在畫堂中用銀蒜將簾子押上,用珠裝飾的帷幕如云般落在地上。雨剛下又停歇下來,洗出一個碧羅明凈的天色,正是暖洋洋的花卉生長的天氣。一瞬間暖風吹春天回來,芳草又生,祥和的天氣在浮動,風還吹皺起銀色的池塘水。正是杏花醉成酒窩,還在臉上勻勻地搽上酥一類細嫩乳品,花蕊如繡般綻開,紅紅綠綠前后排列。只見稚嫩的燕子,吃掉蝴蝶而飛過了密林。忽然出現(xiàn)一條線,那是爐子香煙逐繞著蟲絲。白晝長了人也閑了,獨自一人站在斜陽下,體會著夜即將到來的情味。
自然地乘著游興,帶領美女們,進入到香花芳草園里。彈撥胡琴使之發(fā)聲,輕輕地“攏”,慢慢地“攢”,都很靈巧高妙。把羅裙系得緊緊的,急速趨使按照檀板節(jié)奏而舞,《霓裳羽衣曲》音響進入到急速的樂章時如受驚的雁飛聲。暗淡的月光降到眉間,如喝酒紅臉的霞光布了一臉,歌聲悠揚悅耳地飛入云際。隨它落雨般的紅花飛滿頭,高樓西邊的天空的月亮漸漸地往下落去。人們還在徘徊不回,只因游人的歡樂情意未得到滿足,還想行樂下去。君不見今古悠悠往事,都成為浮幻空虛的人間世事。這一百年,有幾多時間,三萬六千日罷了。醉生夢死的回鄉(xiāng)路,不妨走一遭,但人們的一生要痛快地盡情地行樂,人生多短暫??!
《哨遍·春詞》的注釋
哨遍:詞牌名。雙調(diào)二百三字,上片十八句五仄韻、兩葉韻,下片十九句九仄韻、兩葉韻。
畫堂:有壁畫的居室。
銀蒜:銀質(zhì)蒜形簾墜,拴于簾幕下端,以防風吹。
珠幕:飾有珠玉的簾幕。
碧羅:青色絲織品,此喻雨后天色澄凈。
“正溶”句:謂暮春牡丹花開時。古人認為此時天氣輕云微雨,半陰半晴,適宜養(yǎng)花。溶溶:和暖貌。
一霎(shà):一陣。
回芳草:芳草回綠。
榮光:指花木的光澤。
銀塘:波光粼粼的塘面。
方:正。
杏靨(yè):杏形狀微渦,故云。靨,酒渦。
勻酥:勻凈細嫩。
花須:花蕊。
捎:掠過。
游絲:春季空中所飄蛛絲。
永:長。時近夏天,故晝長。
將:義同“攜”。
佳麗:美人。
芳菲:花草。
撥:彈撥。
胡琴:泛指來自北方、西北各族的撥弦、拉弦樂器。從下句看,知其為琵琶。
攏、捻(niǎn):叩弦與揉弦。
伶俐:聰靈,謂佳麗。
約:束。
趨:節(jié)拍。此為打節(jié)拍。
檀板:檀木所制拍板,用以定節(jié)拍。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傳自唐代。
人破驚鴻起:唐宋大曲。
顰(pín)月臨眉:謂眉似彎月。顰,皺眉,此為彎義。
醉霞橫臉:謂臉色紅潤。
悠揚云際:謂歌聲響亮。
紅雨:謂落花。
鳷(zhī)鵲樓:南朝樓閣名,在今江蘇南京。
玉蟾(chán):皎潔的月亮。
三萬六千:即上句所謂“百歲光陰”,故人所認為的人壽上限。
醉鄉(xiāng),喻醉中境界。唐王績有《醉鄉(xiāng)記》。
適情:順乎性情。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詞以鋪敘的手法寫了情景,先景后情;寫了時間,先晝后晚;寫了歌舞,交錯呈現(xiàn)。有頭有尾,結構完整。由晝永——斜陽——晚來。玉蟾低,突出地寫了度過一個漫長而無憂慮、極其痛快的美好時光,渲染了青春易逝、及時行樂的消沉感。這是與東坡此時此地外任處境和心境分不開的。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哨遍·春詞》
蘇軾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yǎng)花天氣。一霎暖風回芳草,榮光浮動,掩皺銀塘水。方杏靨勻酥,花須吐繡,園林排比紅翠。見乳燕捎蝶過繁枝。忽一線爐香逐游絲。晝永人間,獨立斜陽,晚來情味。
便乘興攜將佳麗。深入芳菲里。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伶俐??淳o約羅裙,急趨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云際。任滿頭紅雨落花飛。漸鳷鵲樓西玉蟾低。尚徘徊、未盡歡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間世。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醉鄉(xiāng)路穩(wěn)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哨遍·春詞》譯文
醒來在畫堂中用銀蒜將簾子押上,用珠裝飾的帷幕如云般落在地上。雨剛下又停歇下來,洗出一個碧羅明凈的天色,正是暖洋洋的花卉生長的天氣。一瞬間暖風吹春天回來,芳草又生,祥和的天氣在浮動,風還吹皺起銀色的池塘水。正是杏花醉成酒窩,還在臉上勻勻地搽上酥一類細嫩乳品,花蕊如繡般綻開,紅紅綠綠前后排列。只見稚嫩的燕子,吃掉蝴蝶而飛過了密林。忽然出現(xiàn)一條線,那是爐子香煙逐繞著蟲絲。白晝長了人也閑了,獨自一人站在斜陽下,體會著夜即將到來的情味。
自然地乘著游興,帶領美女們,進入到香花芳草園里。彈撥胡琴使之發(fā)聲,輕輕地“攏”,慢慢地“攢”,都很靈巧高妙。把羅裙系得緊緊的,急速趨使按照檀板節(jié)奏而舞,《霓裳羽衣曲》音響進入到急速的樂章時如受驚的雁飛聲。暗淡的月光降到眉間,如喝酒紅臉的霞光布了一臉,歌聲悠揚悅耳地飛入云際。隨它落雨般的紅花飛滿頭,高樓西邊的天空的月亮漸漸地往下落去。人們還在徘徊不回,只因游人的歡樂情意未得到滿足,還想行樂下去。君不見今古悠悠往事,都成為浮幻空虛的人間世事。這一百年,有幾多時間,三萬六千日罷了。醉生夢死的回鄉(xiāng)路,不妨走一遭,但人們的一生要痛快地盡情地行樂,人生多短暫??!
《哨遍·春詞》的注釋
哨遍:詞牌名。雙調(diào)二百三字,上片十八句五仄韻、兩葉韻,下片十九句九仄韻、兩葉韻。
畫堂:有壁畫的居室。
銀蒜:銀質(zhì)蒜形簾墜,拴于簾幕下端,以防風吹。
珠幕:飾有珠玉的簾幕。
碧羅:青色絲織品,此喻雨后天色澄凈。
“正溶”句:謂暮春牡丹花開時。古人認為此時天氣輕云微雨,半陰半晴,適宜養(yǎng)花。溶溶:和暖貌。
一霎(shà):一陣。
回芳草:芳草回綠。
榮光:指花木的光澤。
銀塘:波光粼粼的塘面。
方:正。
杏靨(yè):杏形狀微渦,故云。靨,酒渦。
勻酥:勻凈細嫩。
花須:花蕊。
捎:掠過。
游絲:春季空中所飄蛛絲。
永:長。時近夏天,故晝長。
將:義同“攜”。
佳麗:美人。
芳菲:花草。
撥:彈撥。
胡琴:泛指來自北方、西北各族的撥弦、拉弦樂器。從下句看,知其為琵琶。
攏、捻(niǎn):叩弦與揉弦。
伶俐:聰靈,謂佳麗。
約:束。
趨:節(jié)拍。此為打節(jié)拍。
檀板:檀木所制拍板,用以定節(jié)拍。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傳自唐代。
人破驚鴻起:唐宋大曲。
顰(pín)月臨眉:謂眉似彎月。顰,皺眉,此為彎義。
醉霞橫臉:謂臉色紅潤。
悠揚云際:謂歌聲響亮。
紅雨:謂落花。
鳷(zhī)鵲樓:南朝樓閣名,在今江蘇南京。
玉蟾(chán):皎潔的月亮。
三萬六千:即上句所謂“百歲光陰”,故人所認為的人壽上限。
醉鄉(xiāng),喻醉中境界。唐王績有《醉鄉(xiāng)記》。
適情:順乎性情。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詞以鋪敘的手法寫了情景,先景后情;寫了時間,先晝后晚;寫了歌舞,交錯呈現(xiàn)。有頭有尾,結構完整。由晝永——斜陽——晚來。玉蟾低,突出地寫了度過一個漫長而無憂慮、極其痛快的美好時光,渲染了青春易逝、及時行樂的消沉感。這是與東坡此時此地外任處境和心境分不開的。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歐陽修《御帶花·青春何處風光好》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