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王安石《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原文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王安石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襟不自知。
除卻春風(fēng)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shí)。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譯文
野外的煙氣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傷,淚水浸濕了衣領(lǐng)我都渾然不知。
當(dāng)前情景,除了沒有春風(fēng)吹拂著河岸的綠草外,其余一如我看你過江時(shí)。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的注釋
和甫:王安石弟王安禮。龍安:即龍安津,在江寧城西二十里。
吳氏女子:王安石的長女,吳安持的妻子。古時(shí)女子出嫁后,從夫姓,稱某氏。
助人悲:人本已傷別,煙雨荒涼更加重這種悲傷。
春風(fēng)沙際綠:春風(fēng)吹拂,沙邊草青。
一如:一切都像。
汝:吳氏女子。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由送別弟弟的種種相似情景,勾起對女兒的深深思念,融情于景,寫得真切動(dòng)人。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hào)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共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王安石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襟不自知。
除卻春風(fēng)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shí)。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譯文
野外的煙氣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傷,淚水浸濕了衣領(lǐng)我都渾然不知。
當(dāng)前情景,除了沒有春風(fēng)吹拂著河岸的綠草外,其余一如我看你過江時(shí)。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的注釋
和甫:王安石弟王安禮。龍安:即龍安津,在江寧城西二十里。
吳氏女子:王安石的長女,吳安持的妻子。古時(shí)女子出嫁后,從夫姓,稱某氏。
助人悲:人本已傷別,煙雨荒涼更加重這種悲傷。
春風(fēng)沙際綠:春風(fēng)吹拂,沙邊草青。
一如:一切都像。
汝:吳氏女子。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由送別弟弟的種種相似情景,勾起對女兒的深深思念,融情于景,寫得真切動(dòng)人。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hào)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共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