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云》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云》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原文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
謝朓
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
云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
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
廣平聽方籍,茂陵將見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憂。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譯文
洞庭是軒轅黃帝的作樂之地,瀟湘是帝堯二女的出游之鄉(xiāng)。
你像白云飄向那蒼梧之野,我像流水流向那遙遠東方。
勒住馬頭我悵然遠望,停下船槳你遲疑不航。
你的廣平大守的自喻使人慰藉,你的文采將像相如一樣得到識賞。
浩茫的心事都已付諸東流了,大江上留下的只有離別惆悵。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的注釋
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范零陵:范云。零陵:南齊郡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北。
洞庭:山名,又稱君山,在洞庭湖中。張樂:猶言作樂。傳說黃帝在此奏《成池》之樂。
瀟湘:水名。湘水至零陵縣西與瀟水合流,稱瀟湘。相傳帝堯的二女娥皇、女英隨舜不返,死于湘水。帝子:即指堯女。洞庭、瀟湘都是范云赴零陵經(jīng)過的地方。
蒼梧:山名,即九嶷山。傳說舜死于蒼梧之野。
水還:零陵的水由江漢金陵東流入海,故云。
停驂(cān):猶言停車。古代駕車用四馬,兩旁的馬為驂。
夷猶:猶豫不前。以上二句言一去一留,臨別依戀。
廣平:指廣平太守鄭袤,晉朝人,曾做廣平太守,有政績,為百姓所愛。臨去,百姓戀慕涕泣。此句言范將如鄭袤在廣平,聲名藉甚。
“茂陵”句:漢司馬相如謝病居茂陵。武帝遣人往求其書,及至,已卒。此句言自己將如司馬相如謝病家居,以遺文見求于世。
心事:指上面所說的兩人的愿望。
離:同“罹(lí)”,遭。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前四句從友人將赴之地的古老傳說寫起;五六句,一寫自己立馬悵望,二寫友人停棹回望,主客雙方同樣是戀戀不舍;七八兩句,一勉勵友人政績?nèi)章。谕约菏艿劫p識。末尾兩句寫萬般無奈之情,天地間只剩下這徒勞無益的“離憂”。全詩感情真切凄楚,既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又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遏的悲憤。
作者簡介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zhuǎn),善于發(fā)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diào),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
謝朓
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
云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
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
廣平聽方籍,茂陵將見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憂。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譯文
洞庭是軒轅黃帝的作樂之地,瀟湘是帝堯二女的出游之鄉(xiāng)。
你像白云飄向那蒼梧之野,我像流水流向那遙遠東方。
勒住馬頭我悵然遠望,停下船槳你遲疑不航。
你的廣平大守的自喻使人慰藉,你的文采將像相如一樣得到識賞。
浩茫的心事都已付諸東流了,大江上留下的只有離別惆悵。
《新亭渚別范零陵云》的注釋
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范零陵:范云。零陵:南齊郡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北。
洞庭:山名,又稱君山,在洞庭湖中。張樂:猶言作樂。傳說黃帝在此奏《成池》之樂。
瀟湘:水名。湘水至零陵縣西與瀟水合流,稱瀟湘。相傳帝堯的二女娥皇、女英隨舜不返,死于湘水。帝子:即指堯女。洞庭、瀟湘都是范云赴零陵經(jīng)過的地方。
蒼梧:山名,即九嶷山。傳說舜死于蒼梧之野。
水還:零陵的水由江漢金陵東流入海,故云。
停驂(cān):猶言停車。古代駕車用四馬,兩旁的馬為驂。
夷猶:猶豫不前。以上二句言一去一留,臨別依戀。
廣平:指廣平太守鄭袤,晉朝人,曾做廣平太守,有政績,為百姓所愛。臨去,百姓戀慕涕泣。此句言范將如鄭袤在廣平,聲名藉甚。
“茂陵”句:漢司馬相如謝病居茂陵。武帝遣人往求其書,及至,已卒。此句言自己將如司馬相如謝病家居,以遺文見求于世。
心事:指上面所說的兩人的愿望。
離:同“罹(lí)”,遭。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前四句從友人將赴之地的古老傳說寫起;五六句,一寫自己立馬悵望,二寫友人停棹回望,主客雙方同樣是戀戀不舍;七八兩句,一勉勵友人政績?nèi)章。谕约菏艿劫p識。末尾兩句寫萬般無奈之情,天地間只剩下這徒勞無益的“離憂”。全詩感情真切凄楚,既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又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遏的悲憤。
作者簡介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zhuǎn),善于發(fā)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diào),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柳宗元《離觴不醉至驛卻寄相送諸公》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