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送崔玨往西川》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商隱《送崔玨往西川》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崔玨往西川》原文
《送崔玨往西川》
李商隱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為東下更西游。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fēng)流。
浣花箋紙?zhí)一ㄉ煤妙}詩詠玉鉤。
《送崔玨往西川》譯文
年少為什么會有愁悶心情,想要東下卻不得已向西行。
一條雪浪咆哮怒吼著穿過巫峽,蔓延千里的火云仿佛燃燒的益州。
賣卜的鋪子如今是多么冷清,酒壚從古至今都是產(chǎn)生風(fēng)流雅士之地。
在那淡淡的桃花色浣花箋紙上,好好題上一首詠玉鉤的古詩。
《送崔玨往西川》的注釋
崔玨(jué):字夢之,唐朝人。嘗寄家荊州,登大中進士第,由幕府拜秘書郎,為淇縣令,有惠政,官至侍御。
西川:指成都,為西川節(jié)度使府所在地。詩作于大中元年閏三月,商隱赴桂林途經(jīng)江陵時。
浣花:西川浣花溪。
旅愁:羈旅者的愁悶心情。
因何:為什么。
火云:夏日之云。
益州:泛指今四川境,包括唐之東、西川。
卜肆:賣卜的鋪子。也就是占卜的地方,盛于唐朝。
箋紙:用于寫信、題寫詩文的特制紙張。
玉鉤:喻新月。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送崔玨往西川》
李商隱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為東下更西游。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fēng)流。
浣花箋紙?zhí)一ㄉ煤妙}詩詠玉鉤。
《送崔玨往西川》譯文
年少為什么會有愁悶心情,想要東下卻不得已向西行。
一條雪浪咆哮怒吼著穿過巫峽,蔓延千里的火云仿佛燃燒的益州。
賣卜的鋪子如今是多么冷清,酒壚從古至今都是產(chǎn)生風(fēng)流雅士之地。
在那淡淡的桃花色浣花箋紙上,好好題上一首詠玉鉤的古詩。
《送崔玨往西川》的注釋
崔玨(jué):字夢之,唐朝人。嘗寄家荊州,登大中進士第,由幕府拜秘書郎,為淇縣令,有惠政,官至侍御。
西川:指成都,為西川節(jié)度使府所在地。詩作于大中元年閏三月,商隱赴桂林途經(jīng)江陵時。
浣花:西川浣花溪。
旅愁:羈旅者的愁悶心情。
因何:為什么。
火云:夏日之云。
益州:泛指今四川境,包括唐之東、西川。
卜肆:賣卜的鋪子。也就是占卜的地方,盛于唐朝。
箋紙:用于寫信、題寫詩文的特制紙張。
玉鉤:喻新月。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皇甫曾《送人還荊州》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