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寒食江畔》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寒食江畔》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寒食江畔》原文
《寒食江畔》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風景令人憶帝京。
還似往年春氣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聞鶯樹下沉吟立,信馬江頭取次行。
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寒食江畔》譯文
岸邊草地散發(fā)陣陣青草氣息,沙灘被陽光照的暖暖的,水面上倒映著睛空的云朵,這風景讓我回憶起在帝京的日子。
春天的氣味還和往年一樣,但和我今天糟糕的心情是不相宜的。
聽到在樹下鶯的叫聲,我無言沉吟獨自而立,在江邊騎著馬漫無目的地行走。
突然看見盛開的紫桐花,心中悵然若失,長久凝望,明天家鄉(xiāng)就該是清明節(jié)了吧。
《寒食江畔》的注釋
信馬:任馬行走而不加約制。
下邽:地名,在今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下邽鎮(zhèn)。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寒食江畔》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風景令人憶帝京。
還似往年春氣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聞鶯樹下沉吟立,信馬江頭取次行。
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寒食江畔》譯文
岸邊草地散發(fā)陣陣青草氣息,沙灘被陽光照的暖暖的,水面上倒映著睛空的云朵,這風景讓我回憶起在帝京的日子。
春天的氣味還和往年一樣,但和我今天糟糕的心情是不相宜的。
聽到在樹下鶯的叫聲,我無言沉吟獨自而立,在江邊騎著馬漫無目的地行走。
突然看見盛開的紫桐花,心中悵然若失,長久凝望,明天家鄉(xiāng)就該是清明節(jié)了吧。
《寒食江畔》的注釋
信馬:任馬行走而不加約制。
下邽:地名,在今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下邽鎮(zhèn)。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賀《客游》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