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清照《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原文
《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yuǎn),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版本一)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閑掩,日上簾鉤。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云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shù),幾段新愁。(版本二)
《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譯文
鑄有狻猊提鈕的銅爐里,熏香已經(jīng)冷透,紅色的錦被亂堆床頭,如同波浪一般,我也無心去收。早晨起來,懶洋洋不想梳頭。任憑華貴的梳妝匣落滿灰塵,任憑朝陽的日光照上簾鉤。我生怕想起離別的痛苦,有多少話要向他傾訴,可剛要說又不忍開口。新近漸漸消瘦起來,不是因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為秋天的影響。算了罷,算了罷,這次他必須要走,即使唱上一萬遍《陽關(guān)》離別曲,也無法將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遠(yuǎn)去,剩下我獨守空樓了,只有那樓前的流水,應(yīng)顧念著我,映照著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遠(yuǎn)眺的時候,從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歸的新愁。
《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的注釋
金猊(ni泥):獅形銅香爐。
紅浪:紅色被鋪亂攤在床上,有如波浪。
寶奩(lian連):華貴的梳妝鏡匣。
者:通這。
陽關(guān):語出《陽關(guān)三疊》,是唐宋時的送別曲。此處泛指離歌。
武陵人遠(yuǎn):此處借指愛人去的遠(yuǎn)方。煙鎖秦樓:總謂獨居妝樓。
秦樓:即鳳臺,相傳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簫史乘風(fēng)飛升之前的住所。
眸(móu):指瞳神。指眼珠。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抒寫離愁別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達(dá)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細(xì)膩的感情。上片從描摹詞中女主人公的舉止神態(tài)寫起,形象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復(fù)雜心境——想道出離愁,又不忍道出;下片進(jìn)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難言痛楚,通過刻畫主人公獨倚樓頭,含情凝眸的神情,極有分量地抒寫了伉儷情深和相思之苦。全詞寫得纏綿悱惻,委婉含蓄,余味無窮。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jì)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qiáng)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yuǎn),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版本一)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閑掩,日上簾鉤。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云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shù),幾段新愁。(版本二)
《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譯文
鑄有狻猊提鈕的銅爐里,熏香已經(jīng)冷透,紅色的錦被亂堆床頭,如同波浪一般,我也無心去收。早晨起來,懶洋洋不想梳頭。任憑華貴的梳妝匣落滿灰塵,任憑朝陽的日光照上簾鉤。我生怕想起離別的痛苦,有多少話要向他傾訴,可剛要說又不忍開口。新近漸漸消瘦起來,不是因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為秋天的影響。算了罷,算了罷,這次他必須要走,即使唱上一萬遍《陽關(guān)》離別曲,也無法將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遠(yuǎn)去,剩下我獨守空樓了,只有那樓前的流水,應(yīng)顧念著我,映照著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遠(yuǎn)眺的時候,從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歸的新愁。
《鳳凰臺上憶******·香冷金猊》的注釋
金猊(ni泥):獅形銅香爐。
紅浪:紅色被鋪亂攤在床上,有如波浪。
寶奩(lian連):華貴的梳妝鏡匣。
者:通這。
陽關(guān):語出《陽關(guān)三疊》,是唐宋時的送別曲。此處泛指離歌。
武陵人遠(yuǎn):此處借指愛人去的遠(yuǎn)方。煙鎖秦樓:總謂獨居妝樓。
秦樓:即鳳臺,相傳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與其夫簫史乘風(fēng)飛升之前的住所。
眸(móu):指瞳神。指眼珠。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抒寫離愁別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達(dá)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細(xì)膩的感情。上片從描摹詞中女主人公的舉止神態(tài)寫起,形象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復(fù)雜心境——想道出離愁,又不忍道出;下片進(jìn)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難言痛楚,通過刻畫主人公獨倚樓頭,含情凝眸的神情,極有分量地抒寫了伉儷情深和相思之苦。全詞寫得纏綿悱惻,委婉含蓄,余味無窮。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jì)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qiáng)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