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城《浪淘沙·寒意透云幬》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呂碧城《浪淘沙·寒意透云幬》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浪淘沙·寒意透云幬》原文
《浪淘沙·寒意透云幬》
呂碧城
寒意透云幬,寶篆煙浮。夜深聽雨小紅樓。姹紫嫣紅零落否,人替花愁。
臨遠怕凝眸,草膩波柔。隔簾咫尺是西洲。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愁。
《浪淘沙·寒意透云幬》譯文
寒意透過帶有云狀圖案的羅帳,香煙裊裊如篆字飄浮。夜深時在小紅樓靜聽風雨。不知窗外的花朵是否已經(jīng)凋零,人替花發(fā)愁。
綠草肥美,水波輕柔。將要遠行時怕凝眸細看。隔著簾子很近卻是話別之處。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發(fā)愁。
《浪淘沙·寒意透云幬》的注釋
浪淘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
云幬:帶有云狀圖案的帳子。
寶篆:香煙裊裊如篆字。
小紅樓:女子住所。
凝眸: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
草膩波柔:綠草肥美,水波輕柔。
咫尺:古時候稱八尺為咫,形容距離很近。
西洲:南朝民歌《西洲曲》歌詠男女相思,其中有句云:“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這里化用情人話別意,借喻言姐妹情誼。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人,顯然受到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的啟發(fā),將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表現(xiàn)得十分真摯。下片寫花,賦予花強烈的感情色彩。全詞以人花互憐為題材,設想新奇,構(gòu)思精巧。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維《早春行》”的原文翻譯
2、“納蘭性德《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的原文翻譯
5、“李白《長相思三首》”的原文翻譯

《浪淘沙·寒意透云幬》
呂碧城
寒意透云幬,寶篆煙浮。夜深聽雨小紅樓。姹紫嫣紅零落否,人替花愁。
臨遠怕凝眸,草膩波柔。隔簾咫尺是西洲。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愁。
《浪淘沙·寒意透云幬》譯文
寒意透過帶有云狀圖案的羅帳,香煙裊裊如篆字飄浮。夜深時在小紅樓靜聽風雨。不知窗外的花朵是否已經(jīng)凋零,人替花發(fā)愁。
綠草肥美,水波輕柔。將要遠行時怕凝眸細看。隔著簾子很近卻是話別之處。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發(fā)愁。
《浪淘沙·寒意透云幬》的注釋
浪淘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
云幬:帶有云狀圖案的帳子。
寶篆:香煙裊裊如篆字。
小紅樓:女子住所。
凝眸: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
草膩波柔:綠草肥美,水波輕柔。
咫尺:古時候稱八尺為咫,形容距離很近。
西洲:南朝民歌《西洲曲》歌詠男女相思,其中有句云:“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這里化用情人話別意,借喻言姐妹情誼。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人,顯然受到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的啟發(fā),將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表現(xiàn)得十分真摯。下片寫花,賦予花強烈的感情色彩。全詞以人花互憐為題材,設想新奇,構(gòu)思精巧。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維《早春行》”的原文翻譯
2、“納蘭性德《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的原文翻譯
5、“李白《長相思三首》”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煜《書琵琶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