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王國維《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原文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
王國維
弄梅騎竹嬉游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癡。卻立風(fēng)前散發(fā)襯凝脂。
近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譯文
想起兒時拿著金鞭珠彈一起在春日里嬉戲的日子。那時當(dāng)門對戶,相識還未久。她還不懂得羞澀,只是—味地嬌癡,故意在風(fēng)前站立,讓飄飛的黑發(fā)映襯她潔白的肌膚。
現(xiàn)在看到她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彼此竟然都無語相對了,只覺得雙眉絞得越來越緊。不知道她是什么時候開始懂得春愁,我還記得那次在花前相遇她含情低下頭來的樣子。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的注釋
虞美人:詞牌名,又名“虞美人令”“玉壺冰”“憶柳曲”“一江春水”等。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金鞭珠彈(dàn):以金為鞭,以珠作彈,形容豪貴少年。這里指少年時代的游樂之具。此句原作“弄梅騎竹嬉游日”,王國維《人間詞》手稿本有吳昌綬眉批:“首句宜酌。”詞人遂改為“金鞭珠彈嬉春日”。弄梅騎竹,語出唐李白《長干行二首·其一》:“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以“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
嬌癡:天真可愛而不解事。
凝脂:凝固的油脂。用以形容潔白柔潤的皮膚?!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膚如凝脂。”
瞥見:一眼看見。
工愁:謂懂得憂愁。工,善于。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情詞,寫詞人心儀的一位女子。上片是回憶初見時的場景,下片是寫近來女子的變化。全詞對女子的神態(tài)和心理刻畫細(xì)膩,生動地描寫了女子當(dāng)初嬉戲時的嬌癡和風(fēng)前散發(fā)的風(fēng)情,以及近來見面時聚眉蹙額低頭無語的神態(tài),細(xì)微地揭示了女子心理和情感的變化,風(fēng)格婉約、纏綿、多情。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州(今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xiàn)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yù)的著名學(xué)者。1927年6月2日,王國維于頤和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著述甚豐,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流沙墜簡》等62種。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dān)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
王國維
弄梅騎竹嬉游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癡。卻立風(fēng)前散發(fā)襯凝脂。
近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譯文
想起兒時拿著金鞭珠彈一起在春日里嬉戲的日子。那時當(dāng)門對戶,相識還未久。她還不懂得羞澀,只是—味地嬌癡,故意在風(fēng)前站立,讓飄飛的黑發(fā)映襯她潔白的肌膚。
現(xiàn)在看到她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彼此竟然都無語相對了,只覺得雙眉絞得越來越緊。不知道她是什么時候開始懂得春愁,我還記得那次在花前相遇她含情低下頭來的樣子。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的注釋
虞美人:詞牌名,又名“虞美人令”“玉壺冰”“憶柳曲”“一江春水”等。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金鞭珠彈(dàn):以金為鞭,以珠作彈,形容豪貴少年。這里指少年時代的游樂之具。此句原作“弄梅騎竹嬉游日”,王國維《人間詞》手稿本有吳昌綬眉批:“首句宜酌。”詞人遂改為“金鞭珠彈嬉春日”。弄梅騎竹,語出唐李白《長干行二首·其一》:“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以“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
嬌癡:天真可愛而不解事。
凝脂:凝固的油脂。用以形容潔白柔潤的皮膚?!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膚如凝脂。”
瞥見:一眼看見。
工愁:謂懂得憂愁。工,善于。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情詞,寫詞人心儀的一位女子。上片是回憶初見時的場景,下片是寫近來女子的變化。全詞對女子的神態(tài)和心理刻畫細(xì)膩,生動地描寫了女子當(dāng)初嬉戲時的嬌癡和風(fēng)前散發(fā)的風(fēng)情,以及近來見面時聚眉蹙額低頭無語的神態(tài),細(xì)微地揭示了女子心理和情感的變化,風(fēng)格婉約、纏綿、多情。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州(今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xiàn)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yù)的著名學(xué)者。1927年6月2日,王國維于頤和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著述甚豐,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流沙墜簡》等62種。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dān)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王昌齡《浣紗女》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