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辛棄疾《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原文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
辛棄疾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
詩在陰何側(cè)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已遣蛾眉等候。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譯文
妻之美貌都成為了醉夢,已成過去,而我鬢白余生有幾?初見之初即誦我的抒寫愁懷之作,一看便知能與我同甘共苦者。
你的詩作與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水平相近,書法則在羅叔景趙元嗣之上,詩囊往來什么時候才能停止,每次歸來,你早遣蛾眉迎候,為我整理詩囊。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的注釋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正體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
粉面:粉嫩潔白之面。陸暢《解內(nèi)人嘲》詩:“粉面仙郎選圣朝,偶逢秦女學(xué)吹簫。”
伴牢愁:楚辭篇名,漢揚(yáng)雄著?!稘h書·揚(yáng)雄傳》:“又旁《離騷》作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為一卷,名曰《畔牢愁》。”注:“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
“詩在”句:引自杜甫《解悶》十二首:“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熟知二謝將能事,頗學(xué)陰何苦用心。”陰何:謂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
“字居”句:引自《晉書·衛(wèi)恒傳》:“恒作四體書勢曰:羅叔景、趙元嗣者,與張伯英并時,見稱于西州,故英自稱上比于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余。”蘇軾《次韻孫莘老見贈》詩:“龔、黃側(cè)畔難言政,羅、趙前頭且眩書。”
“錦囊”:用李賀錦囊尋詩事。錦囊來往:出自《新唐書·李賀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夫人逝世后容顏只能夢中見,實在是自己的知音,下片寫夫人詩書極好,既是知音又有內(nèi)助之勞。整首詞篇幅雖短,情意殷切,但用典過繁。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jì)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jì)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xué)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jì)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伯夷頌》”的原文翻譯
2、“柳永《木蘭花·佳娘捧板花鈿簇》”的原文翻譯
3、“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的原文翻譯
4、“陶淵明《詠三良》”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眼約也應(yīng)虛》”的原文翻譯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
辛棄疾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
詩在陰何側(cè)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已遣蛾眉等候。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譯文
妻之美貌都成為了醉夢,已成過去,而我鬢白余生有幾?初見之初即誦我的抒寫愁懷之作,一看便知能與我同甘共苦者。
你的詩作與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水平相近,書法則在羅叔景趙元嗣之上,詩囊往來什么時候才能停止,每次歸來,你早遣蛾眉迎候,為我整理詩囊。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的注釋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正體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
粉面:粉嫩潔白之面。陸暢《解內(nèi)人嘲》詩:“粉面仙郎選圣朝,偶逢秦女學(xué)吹簫。”
伴牢愁:楚辭篇名,漢揚(yáng)雄著?!稘h書·揚(yáng)雄傳》:“又旁《離騷》作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為一卷,名曰《畔牢愁》。”注:“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
“詩在”句:引自杜甫《解悶》十二首:“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熟知二謝將能事,頗學(xué)陰何苦用心。”陰何:謂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
“字居”句:引自《晉書·衛(wèi)恒傳》:“恒作四體書勢曰:羅叔景、趙元嗣者,與張伯英并時,見稱于西州,故英自稱上比于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余。”蘇軾《次韻孫莘老見贈》詩:“龔、黃側(cè)畔難言政,羅、趙前頭且眩書。”
“錦囊”:用李賀錦囊尋詩事。錦囊來往:出自《新唐書·李賀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夫人逝世后容顏只能夢中見,實在是自己的知音,下片寫夫人詩書極好,既是知音又有內(nèi)助之勞。整首詞篇幅雖短,情意殷切,但用典過繁。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jì)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jì)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xué)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jì)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伯夷頌》”的原文翻譯
2、“柳永《木蘭花·佳娘捧板花鈿簇》”的原文翻譯
3、“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的原文翻譯
4、“陶淵明《詠三良》”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眼約也應(yīng)虛》”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蘇軾《南鄉(xiāng)子·有感》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