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復古《織婦嘆》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戴復古《織婦嘆》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織婦嘆》原文
《織婦嘆》
戴復古
春蠶成絲復成絹,養(yǎng)得夏蠶重剝繭。
絹未脫軸擬輸官,絲未落車圖贖典。
一春一夏為蠶忙,織婦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著猶自可,今年無麻愁殺我。
《織婦嘆》譯文
春天織婦養(yǎng)蠶剝繭抽絲又織成絹,夏季再次養(yǎng)蠶剝繭織絹。
絹尚未織成就打算拿去繳納官府所征賦稅,絲還在紡車上就考慮拿它去贖回典押的東西。
織婦一春一夏忙于養(yǎng)蠶織絹,到頭來自己卻仍穿著布制衣裙。
能有布衣穿的時候還算可以,但今年無麻織布,只怕連布衣也穿不上了。
《織婦嘆》的注釋
絹:絲織品。
夏蠶:夏季開始養(yǎng)的第二茬蠶。
擬:打算、準備。輸官:繳納官府所征賦稅。
車:紡車。圖:計劃。贖典:贖回典押的東西。典:抵押。
布衣仍布裳:仍穿著布制衣裙。“仍”字因音節(jié)關系后置。古時上衣為衣,下身裙為裳,男女都穿。
得:能。著(zhuó):穿。猶自:還。
愁殺我:猶今言“愁死我”。殺:也寫作“煞”,甚詞。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敘述了織婦終年辛苦而生活艱難,在官府租稅和高利貸剝削下,連麻布衣都穿不上的情形,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現(xiàn)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者簡介
戴復古(1167年-約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詩派詩人。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晚年總結詩歌創(chuàng)作經驗,以詩體寫成《論詩十絕》。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詩集》、《石屏詞》、《石屏新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織婦嘆》
戴復古
春蠶成絲復成絹,養(yǎng)得夏蠶重剝繭。
絹未脫軸擬輸官,絲未落車圖贖典。
一春一夏為蠶忙,織婦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著猶自可,今年無麻愁殺我。
《織婦嘆》譯文
春天織婦養(yǎng)蠶剝繭抽絲又織成絹,夏季再次養(yǎng)蠶剝繭織絹。
絹尚未織成就打算拿去繳納官府所征賦稅,絲還在紡車上就考慮拿它去贖回典押的東西。
織婦一春一夏忙于養(yǎng)蠶織絹,到頭來自己卻仍穿著布制衣裙。
能有布衣穿的時候還算可以,但今年無麻織布,只怕連布衣也穿不上了。
《織婦嘆》的注釋
絹:絲織品。
夏蠶:夏季開始養(yǎng)的第二茬蠶。
擬:打算、準備。輸官:繳納官府所征賦稅。
車:紡車。圖:計劃。贖典:贖回典押的東西。典:抵押。
布衣仍布裳:仍穿著布制衣裙。“仍”字因音節(jié)關系后置。古時上衣為衣,下身裙為裳,男女都穿。
得:能。著(zhuó):穿。猶自:還。
愁殺我:猶今言“愁死我”。殺:也寫作“煞”,甚詞。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敘述了織婦終年辛苦而生活艱難,在官府租稅和高利貸剝削下,連麻布衣都穿不上的情形,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表現(xiàn)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者簡介
戴復古(1167年-約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詩派詩人。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晚年總結詩歌創(chuàng)作經驗,以詩體寫成《論詩十絕》。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詩集》、《石屏詞》、《石屏新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郢《為妻作生日寄意》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