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王顧左右而言他》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孟子《王顧左右而言他》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顧左右而言他》原文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王顧左右而言他》譯文
孟子對齊宣王說:“(假如)大王您的臣子當中,有一個把他的妻子孩子托付給他的朋友(照顧)然后到楚國游歷的人。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妻子兒女卻在挨餓受凍,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說:“拋棄他。”(這里可以用“拋棄他”,但好一點的解釋是“和他絕交 ,斷交 ')
孟子說:“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說:“罷免他。”
孟子又說:“一個君主不能治理好他的國家,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環(huán)顧身邊的大臣們,卻說別的事情了。
《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注釋
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戰(zhàn)國鄒人(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古稱“鄒魯圣地”)。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記錄孟子言行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
謂:對……說。
之:的。
托:寄,托付。
妻子:妻子和兒女。
之:到……去。
比:等到。
反:同”返“,回來。
凍:使……受凍。餒[něi],饑餓。
如之何:對他怎么辦?
棄:拋棄,此指絕交 。
“士師”句:士師,古代的司法官。士師之下有鄉(xiāng)士、遂士等官。后一個“士”當指士師的下屬。治,管理。
已:止,這里指罷免。
四境:國家。
顧:回頭看。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王顧左右而言他》譯文
孟子對齊宣王說:“(假如)大王您的臣子當中,有一個把他的妻子孩子托付給他的朋友(照顧)然后到楚國游歷的人。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妻子兒女卻在挨餓受凍,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說:“拋棄他。”(這里可以用“拋棄他”,但好一點的解釋是“和他絕交 ,斷交 ')
孟子說:“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說:“罷免他。”
孟子又說:“一個君主不能治理好他的國家,那么對他怎么辦?”
齊宣王環(huán)顧身邊的大臣們,卻說別的事情了。
《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注釋
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戰(zhàn)國鄒人(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古稱“鄒魯圣地”)。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記錄孟子言行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
謂:對……說。
之:的。
托:寄,托付。
妻子:妻子和兒女。
之:到……去。
比:等到。
反:同”返“,回來。
凍:使……受凍。餒[něi],饑餓。
如之何:對他怎么辦?
棄:拋棄,此指絕交 。
“士師”句:士師,古代的司法官。士師之下有鄉(xiāng)士、遂士等官。后一個“士”當指士師的下屬。治,管理。
已:止,這里指罷免。
四境:國家。
顧:回頭看。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商隱《無題》”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贈黔南賈使君》”的原文翻譯
3、“柳永《永遇樂·薰風解慍》”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相和歌辭·三洲歌》”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沈宜修《霜葉飛·題君善祝發(fā)圖》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