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辛棄疾《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原文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
辛棄疾
走去走來三百里,五日以為期。六日歸時已是疑。應(yīng)是望多時。
鞭個馬兒歸去也,心急馬行遲。不免相煩喜鵲兒。先報那人知。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譯文
來也三百里,去也三百里,約定五日是歸家的日期。倘若六日到家,家人一定焦慮驚疑,想必現(xiàn)在已在家懸望多時。
鞭著馬兒急急歸家去,心中焦急總覺馬兒跑得遲。抬頭偶見喜鵲,煩你一件事:先我飛回家中去,與我那人兒報個信。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的注釋
武陵春:詞牌名,又作“武林春”,又以賀鑄詞中引用李白《清平調(diào)》“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別名“花想容”,雙調(diào)小令。以毛滂詞為正體,雙調(diào)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
“五日”二句:《詩經(jīng)·采綠》:“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不免”二句:古人有喜鵲報喜訊的傳說。
簡短詩意賞析
該詞充分體現(xiàn)了辛詞通俗清新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它既無運用歷史典故,亦無慷餓剛健之音,而全用樸素清新、明自如話的家常語,采取自描的手法,把游予思歸的心情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癔情樸實真摯,格調(diào)健康清新,且詞中兩個“兒”字,一在句中,一‘在句末,均為當(dāng)時民間口語,更富有民歌風(fēng)韻。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xué)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原文翻譯
2、“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的原文翻譯
3、“元好問《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鳴》”的原文翻譯
4、“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的原文翻譯
5、“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原文翻譯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
辛棄疾
走去走來三百里,五日以為期。六日歸時已是疑。應(yīng)是望多時。
鞭個馬兒歸去也,心急馬行遲。不免相煩喜鵲兒。先報那人知。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譯文
來也三百里,去也三百里,約定五日是歸家的日期。倘若六日到家,家人一定焦慮驚疑,想必現(xiàn)在已在家懸望多時。
鞭著馬兒急急歸家去,心中焦急總覺馬兒跑得遲。抬頭偶見喜鵲,煩你一件事:先我飛回家中去,與我那人兒報個信。
《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的注釋
武陵春:詞牌名,又作“武林春”,又以賀鑄詞中引用李白《清平調(diào)》“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別名“花想容”,雙調(diào)小令。以毛滂詞為正體,雙調(diào)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
“五日”二句:《詩經(jīng)·采綠》:“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不免”二句:古人有喜鵲報喜訊的傳說。
簡短詩意賞析
該詞充分體現(xiàn)了辛詞通俗清新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它既無運用歷史典故,亦無慷餓剛健之音,而全用樸素清新、明自如話的家常語,采取自描的手法,把游予思歸的心情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癔情樸實真摯,格調(diào)健康清新,且詞中兩個“兒”字,一在句中,一‘在句末,均為當(dāng)時民間口語,更富有民歌風(fēng)韻。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xué)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原文翻譯
2、“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的原文翻譯
3、“元好問《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鳴》”的原文翻譯
4、“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的原文翻譯
5、“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周濟《蝶戀花·柳絮年年三月暮》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