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戲題牡丹》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韓愈《戲題牡丹》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戲題牡丹》原文
《戲題牡丹》
韓愈
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
陵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jī)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戲題牡丹》譯文
很慶幸這些牡丹花開時,枝葉俱茂,所以花朵隱約依稀,它們也毋須互相依倚著爭奇斗艷,以輕盈相比。
清晨到來時一朵朵花兒都像新妝的面龐一樣,對著賞花的賓客偏偏都含著羞怯不語的深情。
沒有心機(jī)的雙燕時時從花上掠過,多情的游蜂卻正在花間盤旋采蜜。
多年來我已懶于過問世事,今天在欄邊看到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暫時明亮起來。
《戲題牡丹》的注釋
陰隱:一作“隱約”。牡丹花開時,枝葉已盛,故云隱約。
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撐。斗:爭斗比較。
陵晨:凌晨,清晨。并作:同作。
無機(jī):沒有心機(jī),無意。
多思:多情。經(jīng)營:此指蜂于花間盤旋采蜜。
是事:事事,凡事。
暫眼明:眼睛為鮮花照亮。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以花喻人。借題發(fā)揮,既描繪了牡丹的婀娜多姿與誘人魅力,抒發(fā)了對自然風(fēng)光熱愛之情。詩的前六句采用擬人手法,戲謔調(diào)侃的語氣,描繪出一幅生機(jī)盎然的賞花畫卷。結(jié)尾兩句筆鋒陡轉(zhuǎn),生發(fā)感慨,表現(xiàn)了作者忘卻多年塵俗之事的愉悅之情。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潞3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dǎo)“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dǎo)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村雪夜坐》”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的原文翻譯
3、“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原文翻譯
5、“黃庭堅《次韻梨花》”的原文翻譯

《戲題牡丹》
韓愈
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
陵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jī)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戲題牡丹》譯文
很慶幸這些牡丹花開時,枝葉俱茂,所以花朵隱約依稀,它們也毋須互相依倚著爭奇斗艷,以輕盈相比。
清晨到來時一朵朵花兒都像新妝的面龐一樣,對著賞花的賓客偏偏都含著羞怯不語的深情。
沒有心機(jī)的雙燕時時從花上掠過,多情的游蜂卻正在花間盤旋采蜜。
多年來我已懶于過問世事,今天在欄邊看到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暫時明亮起來。
《戲題牡丹》的注釋
陰隱:一作“隱約”。牡丹花開時,枝葉已盛,故云隱約。
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撐。斗:爭斗比較。
陵晨:凌晨,清晨。并作:同作。
無機(jī):沒有心機(jī),無意。
多思:多情。經(jīng)營:此指蜂于花間盤旋采蜜。
是事:事事,凡事。
暫眼明:眼睛為鮮花照亮。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以花喻人。借題發(fā)揮,既描繪了牡丹的婀娜多姿與誘人魅力,抒發(fā)了對自然風(fēng)光熱愛之情。詩的前六句采用擬人手法,戲謔調(diào)侃的語氣,描繪出一幅生機(jī)盎然的賞花畫卷。結(jié)尾兩句筆鋒陡轉(zhuǎn),生發(fā)感慨,表現(xiàn)了作者忘卻多年塵俗之事的愉悅之情。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潞3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dǎo)“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dǎo)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村雪夜坐》”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的原文翻譯
3、“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原文翻譯
5、“黃庭堅《次韻梨花》”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羅隱《金錢花》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