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士錫《蘭陵王·江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文言文
文言文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董士錫《蘭陵王·江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蘭陵王·江行》原文
《蘭陵王·江行》
董士錫
水聲咽,中夜蘭橈暗發(fā)。殘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楊手漫折,難結(jié),輕帆一葉。離亭遠(yuǎn),歸路漸迷,千里滄波楚天闊。
除寒乍消歇。剩霧鎖花魂,風(fēng)砭詩骨。茫茫江草連云濕。悵綠樹鶯老,碧欄蜂瘦,空留檣燕似訴別,向人共愁絕。
重疊,浪堆雪。坐縹緲浮槎,煙外飛越。銜山一寸眉彎月,照枉渚疑鏡,亂峰如發(fā)。扁舟獨(dú)自,記舊夢,忍細(xì)說?
《蘭陵王·江行》譯文
水聲嗚咽,我半夜乘著蘭舟悄悄出發(fā)了。凋殘的春色還在,催來暖意,送去晴朗。九十日的春光偏偏去得這樣急,垂楊被離人隨手折下,送別后就難以再綰結(jié)回去了。一葉輕帆乘風(fēng)去,離亭漸遠(yuǎn)了,回去的道路也漸迷失了,千里碧波與楚天相接,多么開闊。
殘留的寒意剛剛消散,只剩下重霧鎖著花朵的芳魂。寒風(fēng)刺入詩人的瘦骨,鄉(xiāng)上連著云天的茫茫煙草都濕潤了。惆悵那綠樹上的黃鶯已老了,碧欄間的蜂兒都瘦了,空留下棲息在桅桿上的燕子,好像在傾訴著離別之情,都對著人一同陷入極度的憂愁中了。
重重疊疊,浪花翻滾,如雪堆積成坐在飄渺遠(yuǎn)去的浮槎上,向蒼煙外飛度。銜在遠(yuǎn)山間的,是一寸如蛾眉般彎彎的月亮,照耀著彎曲的小舟,疑似明鏡映照著紛亂的山峰,宛如發(fā)髻偏舟,獨(dú)自前行。還記得從前的夢啊,但怎么忍心細(xì)說呢?
《蘭陵王·江行》的注釋
蘭陵王:此詞牌原系唐教坊曲名。始見秦觀《淮海長短句》。三段,一百三十字,仄韻。
中夜:半夜。
蘭橈:蘭舟,泛指裝飾圖案的船。
橈:船槳,讀若“饒”。
韶光:春光。
砭:刺。寒風(fēng)刺骨。
碧闌:碧綠色柵闌。
檣:船桅桿。
槎:船。
枉渚:“枉”是汪水,汪水在湘中常德,注入沅水的小水灣,故稱汪渚?!冻o·九章·涉江》:“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
作者簡介
董士錫(1782—1831)清文學(xué)家、“常州詞派”成員。字晉卿、損甫。武進(jìn)(今常州市區(qū))人。董毅父,董達(dá)章子。嘉慶十八年(1813)副貢。十六歲從舅父張惠言游,承其指授,為古文、賦、詩、詞皆精妙。壯年為生計所迫,多以客游養(yǎng)生,曾館張敦仁、阮元等處。又歷主南通紫瑯書院、揚(yáng)州廣陵書院、泰州書院講席。曾修纂《續(xù)行水金鑒》。著有《遁甲通變錄》、《形氣正宗》,又有《齊物論齋集》22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蘭陵王·江行》
董士錫
水聲咽,中夜蘭橈暗發(fā)。殘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楊手漫折,難結(jié),輕帆一葉。離亭遠(yuǎn),歸路漸迷,千里滄波楚天闊。
除寒乍消歇。剩霧鎖花魂,風(fēng)砭詩骨。茫茫江草連云濕。悵綠樹鶯老,碧欄蜂瘦,空留檣燕似訴別,向人共愁絕。
重疊,浪堆雪。坐縹緲浮槎,煙外飛越。銜山一寸眉彎月,照枉渚疑鏡,亂峰如發(fā)。扁舟獨(dú)自,記舊夢,忍細(xì)說?
《蘭陵王·江行》譯文
水聲嗚咽,我半夜乘著蘭舟悄悄出發(fā)了。凋殘的春色還在,催來暖意,送去晴朗。九十日的春光偏偏去得這樣急,垂楊被離人隨手折下,送別后就難以再綰結(jié)回去了。一葉輕帆乘風(fēng)去,離亭漸遠(yuǎn)了,回去的道路也漸迷失了,千里碧波與楚天相接,多么開闊。
殘留的寒意剛剛消散,只剩下重霧鎖著花朵的芳魂。寒風(fēng)刺入詩人的瘦骨,鄉(xiāng)上連著云天的茫茫煙草都濕潤了。惆悵那綠樹上的黃鶯已老了,碧欄間的蜂兒都瘦了,空留下棲息在桅桿上的燕子,好像在傾訴著離別之情,都對著人一同陷入極度的憂愁中了。
重重疊疊,浪花翻滾,如雪堆積成坐在飄渺遠(yuǎn)去的浮槎上,向蒼煙外飛度。銜在遠(yuǎn)山間的,是一寸如蛾眉般彎彎的月亮,照耀著彎曲的小舟,疑似明鏡映照著紛亂的山峰,宛如發(fā)髻偏舟,獨(dú)自前行。還記得從前的夢啊,但怎么忍心細(xì)說呢?
《蘭陵王·江行》的注釋
蘭陵王:此詞牌原系唐教坊曲名。始見秦觀《淮海長短句》。三段,一百三十字,仄韻。
中夜:半夜。
蘭橈:蘭舟,泛指裝飾圖案的船。
橈:船槳,讀若“饒”。
韶光:春光。
砭:刺。寒風(fēng)刺骨。
碧闌:碧綠色柵闌。
檣:船桅桿。
槎:船。
枉渚:“枉”是汪水,汪水在湘中常德,注入沅水的小水灣,故稱汪渚?!冻o·九章·涉江》:“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
作者簡介
董士錫(1782—1831)清文學(xué)家、“常州詞派”成員。字晉卿、損甫。武進(jìn)(今常州市區(qū))人。董毅父,董達(dá)章子。嘉慶十八年(1813)副貢。十六歲從舅父張惠言游,承其指授,為古文、賦、詩、詞皆精妙。壯年為生計所迫,多以客游養(yǎng)生,曾館張敦仁、阮元等處。又歷主南通紫瑯書院、揚(yáng)州廣陵書院、泰州書院講席。曾修纂《續(xù)行水金鑒》。著有《遁甲通變錄》、《形氣正宗》,又有《齊物論齋集》22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