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原文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譯文
櫻桃落盡,春天已經(jīng)離去,只有那蝴蝶還翻飛著銀灰色的翅膀雙雙飛舞。子規(guī)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
人群漸漸散去,小巷一片冷冷清清,只見裊裊殘煙草色不清。爐里的香煙隨風(fēng)輕輕擺動,閑繞著香爐上的鳳凰繪飾。但見她愁容滿面拿著羅帶,回首往事只覺仇恨綿綿。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的注釋
櫻桃:初夏時結(jié)果實(shí),古代有帝王以櫻桃獻(xiàn)宗廟的傳統(tǒng)?!抖Y記·月令》中記載:“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櫻桃)先薦寢廟。落盡:凋謝之意。
翻:翻飛。
金粉:婦女裝飾用的鉛粉,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謂蝴蝶翻飛著銀灰色的翅膀雙雙飛舞。
子規(guī):鳥名,即杜鵑鳥的別名。古代傳說失國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遜位后隱居山中,其魂化為杜鵑。又經(jīng)常于夜間嗚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鵑啼血”之說。
啼月:指子規(guī)在夜里啼叫。
寂寥:冷冷清清。
低迷:《古今詞統(tǒng)》、《古今詞話》、《歷代詩余》等本中均作“凄迷”。低迷,模糊不清。
閑裊:形容細(xì)長柔軟的東西隨風(fēng)輕輕擺動,這里指香煙繚繞悠閑而緩慢上升的樣子。
鳳凰兒:指繡有鳳凰花飾的絲織品。這里指飾有鳳凰圖形的或制成風(fēng)凰形狀的香爐。
持:拿著。羅帶:絲帶。
恨依依:形容愁恨綿綿不斷的樣子。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是李煜在圍城中作的,當(dāng)時圍城危急,無力挽回,詩人緬懷往事,觸目傷心,故全詩所發(fā)之亡國哀怨,深切感人。這首詞還是一首春怨詞,詩人通過借思婦怨女之口傳達(dá)自己亡國失勢,朝不保夕的無奈愁恨之情。詞中字句,各本有出入,詞尾缺十六字,據(jù)陳鵠《耆舊續(xù)聞》所錄補(bǔ)足。
作者簡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qū)),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fēng)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西江月·漁父詞》”的原文翻譯
2、“柳永《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fēng)》”的原文翻譯
3、“崔道融《溪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4、“楊慎《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的原文翻譯
5、“秦觀《江城子·清明天氣醉游郎》”的原文翻譯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譯文
櫻桃落盡,春天已經(jīng)離去,只有那蝴蝶還翻飛著銀灰色的翅膀雙雙飛舞。子規(guī)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
人群漸漸散去,小巷一片冷冷清清,只見裊裊殘煙草色不清。爐里的香煙隨風(fēng)輕輕擺動,閑繞著香爐上的鳳凰繪飾。但見她愁容滿面拿著羅帶,回首往事只覺仇恨綿綿。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的注釋
櫻桃:初夏時結(jié)果實(shí),古代有帝王以櫻桃獻(xiàn)宗廟的傳統(tǒng)?!抖Y記·月令》中記載:“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櫻桃)先薦寢廟。落盡:凋謝之意。
翻:翻飛。
金粉:婦女裝飾用的鉛粉,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謂蝴蝶翻飛著銀灰色的翅膀雙雙飛舞。
子規(guī):鳥名,即杜鵑鳥的別名。古代傳說失國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遜位后隱居山中,其魂化為杜鵑。又經(jīng)常于夜間嗚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鵑啼血”之說。
啼月:指子規(guī)在夜里啼叫。
寂寥:冷冷清清。
低迷:《古今詞統(tǒng)》、《古今詞話》、《歷代詩余》等本中均作“凄迷”。低迷,模糊不清。
閑裊:形容細(xì)長柔軟的東西隨風(fēng)輕輕擺動,這里指香煙繚繞悠閑而緩慢上升的樣子。
鳳凰兒:指繡有鳳凰花飾的絲織品。這里指飾有鳳凰圖形的或制成風(fēng)凰形狀的香爐。
持:拿著。羅帶:絲帶。
恨依依:形容愁恨綿綿不斷的樣子。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是李煜在圍城中作的,當(dāng)時圍城危急,無力挽回,詩人緬懷往事,觸目傷心,故全詩所發(fā)之亡國哀怨,深切感人。這首詞還是一首春怨詞,詩人通過借思婦怨女之口傳達(dá)自己亡國失勢,朝不保夕的無奈愁恨之情。詞中字句,各本有出入,詞尾缺十六字,據(jù)陳鵠《耆舊續(xù)聞》所錄補(bǔ)足。
作者簡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qū)),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fēng)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西江月·漁父詞》”的原文翻譯
2、“柳永《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fēng)》”的原文翻譯
3、“崔道融《溪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4、“楊慎《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的原文翻譯
5、“秦觀《江城子·清明天氣醉游郎》”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